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推荐!

提交者:黄璐     提交时间:2015-11-26    浏览数:0     

 

美在民间不朽 ——中国民间美术

清远市第一中学   黄璐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民间美术的含义、表现形式和特征,以及它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

以剪纸为代表,探究民间美术的题材和内涵,认识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提高学生对非主流艺术的鉴赏能力,增进他们对多种美术表现形式的了解。

3、情感目标

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也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热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的理解以及其中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剪纸材料等。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中国民间美术的相关资料。

【教学思路】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中《中国民间美术》的改革创新课程,主要围绕“民间美术”这一主题展开,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了解民间美术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重要关系以及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作品。避免那种认为民间美术过于简单粗糙的想法,同时意识到民间美术的存在形式、民俗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因而努力自觉保护那些民间美术形态,培养学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所以本课教学中把剪纸艺术作为介绍本课的桥梁,以点带面,与语文、音乐等学科融合,分层次理解,逐步实现知识建构,挖掘学生熟悉的素材,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索为主,学生在知识的层层深入中提升自我,领会民间美术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导入语:上课之前,我想请来一位大家熟悉的人为我们表演一段,怎么样?大家猜猜,会是谁呢?请看大屏幕。(播放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演唱《青花瓷》一段视频,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画面中的细节,然后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大家在聆听这美妙的歌声时,有没有注意到周杰伦演唱时舞台背景不停地出现什么样的图案呢?周杰伦所穿的衣服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

教师:是的,类似这样的青花瓷纹样、周杰伦衣服上的装饰纹样在我国古代传统艺术中是广泛运用的,且有着渊源的民间历史,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的民间,亲身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喜爱的音乐背景中找到与中国民间美术特点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新课的状态。

三、新课讲授:

1、联系生活,走进民间:

从学生课前搜集的民间美术作品,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概括民间美术的含义。(民间美术的含义略。)

教师引导:当今社会,很多民间习俗依然流行。如:过年贴春联和年画,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增添喜庆节日气氛,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民间美术来自民间,大家也很熟悉。那么,大家知道民间美术的形式有哪些呢?(学生回答。)

教师分别简单介绍各种形式(剪纸、年画、玩具、泥塑等)的民间来历及特征。(这些图片很多都由学生提供。)

【设计意图】从学生找到的生活中常见的民间美术题材入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启发提问,自主理解。

多种民间美术形式,我们不能在短时间里面面俱到。我们能否用一种代表形式集中表现呢?(展示不同形式作品代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剪纸是民间美术中最普遍最基础的表现形式,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衣服上的绣花纹样、花瓶上的青花纹样都源于剪纸纹样。

3、教师示范,知识过渡:

教师展示一个课前准备好的剪纸图案,提问:这个“囍”字图案大家熟不熟悉呢?(学生答)引导学生理解剪纸图案中的构成形式,并祝福学生。这个“囍”,也是老师带给你们的祝福:愿你们每一天都喜笑颜开,喜上眉梢。另外,“囍”字下面还有两条鱼那又是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答。)

教师:我送给大家的剪纸作品,其中蕴含了多层祝福。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并过渡。俗话说:“画必有意,意必吉祥。”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是:寓意性和象征性。今天,以我国最为流行的剪纸艺术为代表,从寓意性和象征性等方面,进一步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题材与内涵。(分别以不同代表的图片详细介绍。)

① 从动植物图案中感受民间真情。(内涵:通俗)

作品赏析:《花开富贵》、《吉从天降》、《孔雀开屏》、《连年有余》、《双喜临门》,从这些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中感受民间美术的“通俗”美。

     从人场景图案中品味经典剧情。(内涵:高雅)

作品赏析:

A、《西厢记——长亭送别》,在理解这幅作品前,让学生代表上台表演一段他们生活中真实的离别场景。之后结合西厢记里原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分析作品中的离愁别绪。并从这幅剪纸作品中找出表现人物心情的部分,加深对此离别场景的理解,体会剪纸艺术的高雅之处。

   B、《昭君出塞》这幅剪纸的气势之磅礴不亚于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结合古典音乐和历史典故,引导学生理解昭君出塞这一壮举的伟大及在历史上的影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剪纸艺术的独特之处。

③ 从生活场景图案中体味人间温情。(内涵:乐趣)

   作品赏析:《牧童吹笛》、《老奶奶喂鸡》、《农家乐,合家欢》,结合学生熟悉的诗句,从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剪纸艺术的乐趣。

【设计意图】从不同形式的图片展示和分类鉴赏,引导学生体会我国民间美术的内容之丰富,寓意之贴切。从通俗易懂、高雅伟大、喜闻乐见的丰富题材中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深刻内涵,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4延伸研究,知识拓展:

(承前启后:展示现代生活中的趣味剪纸图例)剪纸在生活的应用,先从古至今的例子中了解剪纸的应用,然后让学生随着音乐欣赏剪纸艺术在现代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广泛运用,在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地位。

【设计意图】此为本课的拓展部分,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得知识积累,在之前的基础上,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囍”的剪法学习。

口诀:剪双喜,不用愁,关键剪好七道口;先剪右边三道口,再剪左边一道口;绕回右边剪两口,左边一剪喜成功。

6、自主思考,课堂练习:

   让我们拿起手中熟悉的材料,根据已有的经验创作剪纸作品字,用剪纸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

【设计意图】与之前展示的“”字相呼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剪纸艺术的技法特征,感受剪纸的乐趣。

7归纳知识,要点总结:

   学生互评作品,并展示优秀作品。屏幕展示不同造型的剪纸图案,并引导学生学会开拓思维,勇于创新,如何让剪纸图案在现代生活中得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让学生感受以剪纸为代表的中国民间美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既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造型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

总结本课知识引用郭沫若的诗:“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三、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我的教学思路改革创新,从整堂课的效果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开展新课程改革,教师应发挥自己的创作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与时俱进”的过程。

首先,教师由以前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和鼓励者。教师积极融入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查找活动中,关心活动的过程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比以前更有积极性,教学效果满意,学生有些想法、见解很有创意,有利于对学生分析、探索、理解能力的培养。

其次,全面、形象、直观地呈现信息,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直接与美术作品进行交流。让学生懂得在前人留传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它们都蕴藏着特殊美,延伸着中华民族的精华,为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起了重要的作用。

再次,知识拓展部分是书本中没有的内容,我增添这部分内容后,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影响作一些探究性的思考和讨论,引起同学们对民间美术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