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2015届惠州市第二次调研考试分析与总结
高三物理备课组
一、试卷分析
1、试题命题范围:力学的全部内容,包含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机械能、动量六大模块。但我们学校的复习进度比较慢,因此,有2道单选,3道双选,1道实验题和1道计算题是还没有复习到的。
2、难易程度:选择题结合了很多实际场景,符合广东高考的趋势,但难度稍高。双选题难度较大;实验题比较基础,计算题36题虽然不难,但很少有学生有时间去做,也没有转化为得分。
3、试题考察了高中物理常见的力学模型:
(1)子弹打木块模型(21题)
(2)圆周运动模型(16题、35题)
(3)弹簧、传送带模型(36题)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1、客观题答题情况
题号 |
分数段人数 |
难度系数 |
||
0分 |
3分 |
4分(6分) |
||
13 |
132人 |
|
103人 |
0.7933 |
14 |
190 |
|
45 |
0.3825 |
15 |
130 |
|
105 |
0.7331 |
16 |
185 |
|
50 |
0.4099 |
17 |
136 |
44 |
55 |
0.5957 |
18 |
69 |
31 |
135 |
0.5782 |
19 |
152 |
57 |
26 |
0.3425 |
20 |
98 |
26 |
111 |
0.6793 |
21 |
172 |
36 |
27 |
0.2519 |
2、主观题分析:
34(1):平均分4.4分,市里给出的难度系数0.621。此题满分9分,属于基础题目,按照试题的难易程度期望得分是7分以上,但全年级满分同学只有16人,7分~8分34人,共计50人。
答题存在问题:1、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精炼;2、基础知识不扎实。如对于加法度用逐差法计算随训练过多次,但仍有一部分同学不会使用;3、数学计算能力不过关;4、审题不仔细,对题目中要求的有效数字的保留没注意到。
34(2)题:平均分1.7分,市里给出的难度系数0.413。属于基础题目,按照试题的难易程度期望得分是5分,5分~9分共计35人。
答题存在问题:1、动能原理不了解;2、最后结果没有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3、游标卡尺不会读数。
原因分析:1、此实验我们还没有正式复习到;2、游标卡尺的读数学生掌握不牢。
教学启示:1、注重实验的复习;2、注意实验原理、实验读数。
35题(1):平均分0.8分,市里给出的难度系数0.656。此问是属于平抛运动的基础题目,满分5分。全年级得到满分的同学20人,得4分的同学2人(计算结果出现失误),能得到1分以上的同学只有63人,全年级172名同学在此题上是没有分数的。
答题存在问题:1、基本公式记忆错误;2、符号不按题中要求表示,审题不清;3、不认真分析题意,物理情景不清晰,导致乱套公式。
原因分析:不会审题,物理条件挖掘不出来。
教学启示:在以后的复习中对于基础的题目还是要加强重复训练,抓落实。
35题(2):平均分接近于0.03分,市里给出的难度系数0.195。此一问难度稍大,放在这个位置比较容易给学生造成困扰。
35题(3):平均分接近于0.01分,市里给出的难度系数0.111。只有一位同学得了2分。
原因分析:由于第二问较难,所以学生认为第三问应该更难,直接就跳过了。
36题(1):平均分0.23分,市里给出的难度系数0.413。此问是属于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基础应用,满分5分。全年级得到满分的同学只有5人,得4分的同学1人(计算结果出现失误),能得到1分以上的同学只有17人,全年级218名同学在此题上得0分。
答题存在问题: 1、基本公式不会写;2、符号不按题中要求表示,审题不清;3、不认真分析题意,物理情景不清晰,导致乱套公式。
教学启示:在以后的复习中对于定理定律还是要加强检查,抓学生是否会应用。
36题(2):平均分0.14分,市里给出的难度系数0.278。此问是传送带问题的基础应用,考试之前我们进行过系统复习。满分5分,全年级得到满分的同学只有3人,得4分的同学1人(计算结果出现失误),能得到1分以上的同学只有11人,全年级224名同学在此题上得0分。
答题存在问题:1、运算不准确;2、书写不规范; 3、不认真分析题意,物理情景不清晰,导致乱套公式。
原因分析:1、不会联系实际审题;2、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差。
教学启示:1、注重物理过程分析、联系实际、知识迁移运用等;2、加强运算能力培养;3、注重规范表达。
36题(3):平均分0分,市里给出的难度系数0.118。
原因分析:由于学生做题速度较慢,没有同学做到此题。
三、考试成绩统计
2015届惠州市第二次调研考试分数线
科目 |
重点 |
本A |
本B |
专A |
专B |
物理 |
72 |
56 |
46 |
35 |
23 |
2015届惠州市第二次调研考试各班各分数线人数
班级 |
总人数 |
重点 |
本A |
本B |
专A |
专B |
专B以下 |
平均分 |
9(理) |
49 |
0 |
0 |
0 |
3 |
21 |
25 |
22.08 |
10(理) |
45 |
0 |
0 |
0 |
5 |
15 |
25 |
22.00 |
11(理) |
52 |
0 |
0 |
1 |
3 |
15 |
33 |
21.73 |
12(体) |
40 |
0 |
0 |
0 |
3 |
12 |
25 |
20.03 |
13(理) |
50 |
0 |
2 |
3 |
20 |
15 |
10 |
32.64 |
2015届惠州市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最高分205分,物理科最高分66分,年级平均分23.7分,全市物理科平均分43.7分。理科考试人数234人,分数段情况: 60-69分段2人,50-59分段2人,40-49分段16人,30-39分段41人,20-29分段90人,20分以下83人。
2015届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试分数线
科目 |
重点 |
本A |
本B |
专A |
专B |
物理 |
72 |
58 |
48 |
36 |
25 |
2015届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试各班各分数线人数
班级 |
总人数 |
重点 |
本A |
本B |
专A |
专B |
专B以下 |
平均分 |
9(理) |
52 |
0 |
0 |
0 |
8 |
11 |
33 |
21.62 |
10(理) |
49 |
0 |
0 |
1 |
5 |
13 |
30 |
23.53 |
11(理) |
51 |
0 |
0 |
0 |
9 |
17 |
25 |
26.45 |
12(体) |
42 |
0 |
0 |
1 |
10 |
8 |
23 |
24.48 |
13(理) |
51 |
1 |
6 |
10 |
15 |
17 |
2 |
41.98 |
2015届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综最高分212分,物理科最高分73分,年级平均分27.61分,全市物理科平均分46.5分。
四、对考试成绩的分析与认识:
本次考试物理成绩整体不乐观,表现在:
(1)在理科六科排名非常靠后,从惠一调的第三名滑至第五位,理科重点班级的平均分与市里的平均分差距较大。
(2)高分层次的学生人数下降严重。上本科线的人数较惠一调下降了12人。总分上线学生物理单科部分没有达到分数线。例如高俊凯同学总分上了本A线,但物理50分,未达到本A的物理线(本A线58分)。黄淑银和冯玉婷同学总分上了本B线,但物理也未达到本B的物理线(本B线48分)。
五、考后思考以及今后备考措施
考试之后,我们物理备课组认真分析了此次考试的情况,也认真听取了理综备课组的意见,针对此次考试成绩不足,在以后的备考中我们高三物理备课组要加强团队力量,调整备考策略。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备课组的有效备考。备课组成员多分析历年的高考题和考试大纲,抓住考试的重点内容。
2、加强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在每次集体备课中备课组成员对于下阶段的讲课内容认真分析讨论,针对我们的学生实际情况和考试要求对知识点进行筛选。对于一些讲了学生也不明白的知识点要敢于放弃;对于历年都考察过的常考知识点要重点讲解。在复习中,加强对物理重点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回归教材,回归课本,注重基础,对于基本题型要加强联系。
3、加强任务式晚练。根据复习进度以及考试范围,每周出一套周测题目。
4、加强对目标生和临界生的关注,增加作业练习面批面改的次数。
5、对于物理,学生比较具有畏难情绪,在教学中要多多鼓励学生。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