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推荐!

提交者:叶碧巧     提交时间:2015-11-28    浏览数:0     

 

2讲 太平天国运动

【考纲】1840~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第四单元第一讲《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的内容,有那几次列强侵略战争?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而太平天国运动正是其中重要代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太平天国运动。

师: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建立的,在19世纪中期,中国农民为何幻想着构建太平盛世,人间天国?同学们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分析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材料三:1846——1850,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材料四:洪秀全(18141864),曾几次赴广州应考秀才,均名落孙山。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屡试不第后,受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启发下,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他假说自己是上帝的次子,特下凡除妖魔,以此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政府。  

师:从材料一看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把战争赔款和费用转嫁到人民头上,导致了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阶级矛盾的激化。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材料二反映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加剧了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材料三反映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严重,导致了起义时机的成熟。

材料四介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拜上帝教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拜上帝教受到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这就为农民起义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图片直观展现农民所面临的困难。

一..兴起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过渡:在这些矛盾的不断激化下,在洪秀全的引领之下,太平天国勃然兴起。

二.过程:

(1)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1851)

(2)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18519)

(3)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3)

(4)全盛时期(1856):太平军东征,攻破江北大营,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5)转折---天京变乱(1856年秋):①原因:领导者进取心逐渐衰退,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②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结合图片展示说明过程。

什么事件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金田起义,洪秀全高举反清大旗,反对封建统治。而后经过永安突围,在永安分封诸王,史称永安建制。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也说明新兴的农民政权的封建性。后率军北上,攻克长沙武汉,顺江而下,攻占南京。

何时建立与清廷对峙政权?

改南京为天京,并定都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3)。为了保卫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并且进行北伐、西征、东征。至1856年,达到军事全盛。

什么事件标志其由盛转衰?

由于诸王内讧,领导者进取心逐渐衰退,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争权夺利,发生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可见,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之后,洪秀全虽然提拔了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开展后期防御战,但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逝世,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

过渡: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颁布两部重要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三、纲领

(一)《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问题1:《天》中对土地和产品分别按照什么原则,怎样分配?其核心是什么?体现了农民的什么理想?

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 按人口绝对平均分配。

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产品收归国库

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体现了农民要求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拓展思维,学生讨论

A.农民是否愿意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原则?

B.农民是否愿意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产品分配原则?

C.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式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能否行得通?

教师引导:

A愿意。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反映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能够激发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也是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斗争的结晶。因此可能得出什么特点:革命性。

B不愿意。提出的圣库制,财产共有,废除私有制,绝对平均分配产品。脱离生产力实际,不利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想性。

C不能。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在当时本身不具备实施的可能,也与小农经济的私有性相违背。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施。此外,实施该方案,还缺乏安定和平的环境作为保障。

当我们放宽历史的眼界,19世纪中叶,世界历史呈现出何种趋势?(资本主义)

可见,农民阶级不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与当时时代潮流相违背,具有落后性。也足以证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也使太平天国成为一个空想。

知识小结:

过渡:洪仁轩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资政新篇》,构建了一个怎样的天国梦?

(二)《资政新篇》

①所谓‘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②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③……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摘自《资政新篇》

问题:2: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提出了哪些新主张?其核心是什么?

新主张:依法治国、与外国通商、开设新式学堂、发展工商业

核心:发展资本主义。

那么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有何进步意义?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潮流之下,农民阶级领袖向西方学习,提出资本主义发展方案,顺应历史潮流。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最后实现了吗?为什么?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问题:A、《资政新篇》发展经济的方式农民能接受吗?

B 当时有条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吗?

首先,如果你是当时的农民,你是否愿意支持这个方案?

不愿意。没有满足农民要求土地的愿望。由于洪仁轩曾流亡香港,并未参加农民起义,他所提倡的方案也不是农民革命的产物。该方案受到阶级的局限性,也未能实施。

其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当时中国是否产生相应的生产要素?(没有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发展壮大。)

再次,当时是否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客观环境?繁忙的军事斗争。

由此得知,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向西方学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但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缺乏实行的社会条件,未能施行。

知识小结:

过渡:复习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两个纲领。我们来巩固一下:

 v   1   《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   )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21853年,马克思在听到太平军胜利进军的消息后,十分高兴,他期望中国不久会出现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定都天京证明了马克思期望的准确       B.《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马克思的期望

C.《资政新篇》实现了马克思的期望        D.期望超越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   B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四、失败原因

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何在?

材料一: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拜上帝教)。

材料二:《天》由于其自身缺陷,使得这个纲领变得不切实际······它便注定了天国政权不可能走向长久。

材料三:定都之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1856年发生严重内讧,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材料四: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事件确立了借师勘剿方针。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围困天京。1864年,天京陷落。

四、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2)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过渡:太平天国运动坚持了14年,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该事件?

五、评价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2、作用:①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②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历史潮流。

打击清王朝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主要功绩)。为中国近代化减少阻力。

④打击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

3、教训: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的救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附件

  • 公开课~第二讲 太平天国运动.ppt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