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推荐!

提交者:张斐瑜     提交时间:2015-11-25    浏览数:0     



诗词鉴赏方法指导



授课时间2014530



授课地点:高二(1)班



教学设想:探究鉴赏诗词的方法,让学生在鉴赏诗词时有法可循,增强学生解答此类题型的信心。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994年开始,十多年来,古代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试题中的“保留节目”。十多年的薪火相传使得这一考查形式日臻完善,成为引导学生认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感悟骚人墨客的人格魅力、陶冶个人情操的最佳载体。然而,从每年的高考成绩来看,从我们最近所做的练习和考试情况来看,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语文卷中失分较重的题目。原因在哪里呢?我以为主要是大家并没有读懂诗歌,没能真正理解诗歌内容。有时读一首诗,看了几遍还是不甚了了,更不要说答准题目了。那么怎样才能读懂它,真正理解诗歌内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板书:诗词鉴赏方法)



二、方法指导



1、读懂诗法



古代诗歌是文言的最集中的表现形式,语言的跳跃性及古今语序的异同决定了它的解读难度,加上写作背景、文史常识等方面的障碍,更是无法跨越。因为诗歌在语言上的特殊性,所以鉴赏时首先就要在诗法上读懂它。



何谓“诗法”?请同学们看资料一第1点和第2点,思考划线并加粗的词语或句子在语法上有什么特点。



划线词“粪土”是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粪土,把当年的大军阀、大官僚视如粪土。划线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倒换了语序,正常语序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水)北去”。划线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直接将名词并列成句,既不用动词,也不用连词,跳跃性极强。这就是诗歌的语法特点,下面我们重点谈这三点。



⑴明白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诗歌作品中是相当平常的现象。诗歌中的词类活用一般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相互的词性转换。(诗歌中的词类活用有何作用?)通过活用,扩大了词汇的意义空间,充分挖掘了词语的表达潜能,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审美张力。如“粪土”一词的活用,使词作思想情感达到巅峰,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德才兼备、奋发有为、无私无畏、敢于斗争、气势不凡、胆略超群的革命品质。资料一中属于词类活用的还有哪些?第3点“栗深林兮惊层巅”中的“栗”和“惊”,这两个词都属于使动用法,“使深林战栗”,“使层巅惊动”。写出天姥山上天气突变的情况。第4点“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属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遮蔽”的意思。整个诗句意为青海湖上升起大片浓云,绵亘低垂,遮蔽着远处的雪山。写出边塞的荒凉艰苦,为末两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和必胜信心做好铺垫。



⑵清楚句式倒装



古人吟诗作赋,受到许多限制,如对仗、平仄、押韵等的要求,有时对正常语序作了调整,就成了倒装语序。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主谓倒装,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倒装语序有何作用?我们来对比一下。)如果按正常语序呆板地铺叙直陈,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竹和莲是动作过程的终点,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按诗中顺序(倒装语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另外,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渔舟。这样写,更富真情更有诗意。可见倒装是出于修辞的需要。同时也有出于韵律的需要。



语序倒装出于韵律需要的更多。如柳永《望海潮》中的“重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如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中的“窗户湿青红”。



鉴赏时只有还原颠倒的语序,才能真正读懂诗歌,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⑶知晓省略成分



古代诗歌由于语言凝练和格律限制等原因,比古代散文中的省略还要多,理解诗意时,一定要把这些省略成分补充出来。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句中没有一个动词,显然是省去了谓语中心词,如果把省略成分补充出来就好理解得多了,那么怎样把省略成分恰当补充出来呢?



这要具备一定的常识。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鸡声茅店月,就是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据此,我们可以给它补充为“月照茅店闻鸡声”。“人迹板桥霜”则是写出早行者经过板桥时却发现板桥霜上已经印有人迹,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我们可以给它补充为“板桥霜上印人迹”。这两句紧扣诗歌题目“早行”二字来写,写出旅人旅途的辛苦。



2、读懂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基石和根本,也是解析诗歌鉴赏题的枢纽和关键。那么,什么叫意象?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是作者情感化了的形象,诗人常借此来表情达意。



2007年高考海南等三家试卷直接考查了意象。例如海南宁夏卷: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例如广东卷: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还有多家间接考查了意象的作用。例如福建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原诗的三、四句写到梅花这一意象,再结合注释①对作者的介绍可知,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可见,读懂了诗歌的意象,也就等于掌握了破解和鉴赏诗歌的一把金钥匙。



那么,怎么读懂意象?首先要抓住意象,尤其是要注意那些隐含的意象,思考作者从什么角度,怎样描写意象的,跳跃了哪些意象,为什么跳跃。这就是说要对诗中的意象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然后根据题面在诗中找到题源题脉,这样答题就容易得多了。其次要弄清诗中意象的修饰语。诸如“寒蝉凄切”中的“寒”,“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残”,这些往往是意象的“意”之所在。因为客观景物本身不含情感,诗人为了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赋予它一定的修饰语来表现其喜怒哀乐。最后要强调一下,把握古诗词常见意象对读懂意象也很重要。古诗词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应作为读诗常识来把握。(具体见“资料三”和教辅资料《成才之路·古典诗词常见的意象》)



意象的内容在《唐诗宋词元曲选读》的教学中论及较多,这里就不再重复。



3、读懂诗情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情感体现最丰富、最集中的一种。而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高考鉴赏常考的内容。单从2007年的试卷看,考查情感的就有12份之多。那么,怎样才能更准确领悟作者的情感?



第一是能够知人论世。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一般情况下,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所以,平时的学习要多关注、积累这方面的知识,解题时试题注释中有关作者的简介或写作背景的介绍,应善加利用。例如2007年福建卷:这首诗(宋·谢枋得《武夷山中》)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们如能充分利用注释中的背景资料,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第二是分析抒情方式。诗歌抒情的方式一般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扣住直抒胸臆句分析作者的感情比较简单,而把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间接抒情方式较难。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题考查的就是借景抒情。这里作者写了“极目远望,水天相接,树木迢迢,一片带雨的乌云飘来,遮住了大半个山”之景,其特征辽阔、低沉,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路途艰险,对朋友前途的关切之情。同时以“雨云埋山”显示了前途迷茫的郁闷。据此,此题的答案为: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这种写法我们以前也学过,如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它所抒发的情感与此相仿。



第三是整体感知勿片面。对有些作品要能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不能盲目臆断,脱离原作,或无中生有,或过度拔高。而且有的诗歌常以一种意象衬托来掩盖隐含另一种感情。如清代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连用九个“一”字一气呵成,似乎道尽了江上渔夫潇洒逍遥。但联系一下作者的生活年代,我们就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作者主要生活在大兴文字狱的康熙、雍正年间,失落的诗人满腔的愤懑和辛酸哪敢真实地表露出来呢?只能一面唱歌,一面喝酒,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逍遥之中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罢了。



总之,鉴赏诗歌,必须从对诗歌语言的玩味开始,由对诗歌语言的解析进而到对诗歌意象和意境的捕捉和重建,最终达到对诗情和诗意的领悟,这是我们读懂诗歌的唯一正常途径,也是我们鉴赏古代诗词的必由之路。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