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推荐!

提交者:何奕     提交时间:2015-11-29    浏览数:0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历经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在5000年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经典,具有两个特性,即传统与权威。传统,是因为它经过了历史烟云的洗涤。权威,是指它的内涵贴近真理的恒常性。历经千百年岁月淘洗而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不但是汉语言文学的典范和精华,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载体。从《论语》、《孟子》到《荀子》、《中庸》,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晶,让华夏子孙为之骄傲。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忧国爱民、勤奋好学、真诚礼让等做人美德无不包含于《论语》、《弟子规》等经典著作之中,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气节、优秀的道德品质、不屈的民族精神无不表现在诗、词、曲、赋之中,从《诗经》、《老子》、《庄子》、《孟子》到《离骚》、《左传》等,可以说,每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精神血液都可以从这些经典里找到注释。我们的国家要繁荣昌盛,必须立足于中华传统文明的基石之上,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正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的责任。让学生诵读经典著作,使他们从小就有了与圣贤们直接对话的机会,从而直接吸取他们文化思想精髓的营养,也是让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流淌,传承中华经典、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

具体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经典诵读资料,培养阅读、表达、作文能力。

    3、教师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

过程与方法:

    1全体学生能背诵弟子规,唱弟子规歌,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

    2、用《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已的言行,践行弟子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3、在欣赏朗读经历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感悟阅读学习的方法。

    4、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成阅读感悟。

    5、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6、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促进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情感与价值观:

    1、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兴起爱书、读书热潮,培养学习情趣,提高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2、让学生在兴趣教学特色活动中,陶冶情操,学会学习;感悟到读书的乐趣。

    3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经典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4、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三、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1、课程内容

    自编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内容安排:

年级

     

高一年级

《中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的40首、《弟子规》

高二年级

《中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的50首、《弟子规》

高三年级

《中学生必背古诗70首》所有诗篇、《弟子规》

    高一年段:以读为主,以读促背。能按照一定的韵律诵读和背诵,通过故事了解意思;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行为。
   
高二年段:读书贵在实践,习惯重在养成。背诵全文,能说出重要句子的意思;开始写行善日记,引导学生一周做一件好事,课上把好事记下来讲出来。积累古诗及古诗基本知识的普及。

    高三年段:在《弟子规》学习基础上,适当进行经典名句拓展。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内容,积累名句,并在生活和写作中能加以运用。

 2、活动安排:

 每月举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研讨活动。

 每学期进行一次质量检测活动,总结讲评。

    每学期举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相关竞赛。

三、课程实施建议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因此,要坚持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学生读书,指导上网浏览经典文化和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注重环境熏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育人作用,在橱窗、展板、墙报、读书角悬挂和展示经典书籍、名言等,形成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2、学科渗透——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经典文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尤其是语文学科,加大指导力度。如:师生共同诵读、学生展示诵读等。

    3、开展系列活动

   1)建立班级图书角,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量登记。

   2)经常为学生读书讲故事,让他们在听书或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感染,从而爱上读书。利用班会、校会等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3)在校本课程成果汇报中推出经典诵读中的典型,进行表彰。

    4、开设时间:每周一课时

    5、组织、场地与规模等
  
1)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2)以班为单位由科任老师组织自己班的学生在本班进行学习。

   3)阶段性小结和经验交流。

四、课程评价

   (一)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实行全程评价。采用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校本课程纲要》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及时改进。

   (二)对学生评价:按时完成背诵的内容,粗知大意;②初步了解“国学经典”,了解中华文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能积极影响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种评价方式。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三)对教师的评价:按学校要求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计划,有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措施(如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每月一赛等)有落实,效果好。根据实际情况,记入教师工作量,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业绩考核。

附件

  •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计.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