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陈海萍     提交时间:2015-11-28    浏览数:0     

 

《生命之歌》教学设计

揭阳一中南区学校 陈海萍

    

教材分析

    《生命之歌》旨在启发学生关注:从生命的诞生开始,直至生命的终结,音乐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同时音乐能表达人们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思考与眷恋,可以描述艰难坎坷的人生旅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 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乐曲的表演形式。

2 能分析《猎人的送葬行列》的音乐主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自然”。

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音乐与人类生命的作用和意义。

难点:能唱出并记录《猎人的送葬行列》的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欣赏《槟榔树下摇网床》

音乐分析:这是一首女声三声部合唱曲,旋律轻柔,优美,抒情,新颖,极具民族风格,歌曲速度较为缓慢,节奏给人以摇晃的感觉,富有摇篮曲音乐的特点。歌曲结构可分为两个段落(1-8小节)。前4小节(F宫调)用三声部“哼鸣”营造出宁静美丽的意境;随后,唱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歌曲的后半部分(912小节)与前(14小节)旋律相同,衬词“蹦蹦蹦”为歌曲增添了浓郁的京族民歌风味。与此同时,二,三声部始终不断地唱出哄宝宝睡觉的哼鸣声“唔……睡吧”。12-16小节旋律运用转调的手法,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唱出了母亲对孩子美好深情的祝愿,歌曲1720小节又是912小节的重复,更加深了母亲对孩子无限的爱。歌曲1226小节采用了与前面有所变化的旋律作为结尾,在音乐的力度与速度上都有所减弱,直至把宝宝带进了梦乡……

相关知识:摇篮曲——原来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既有声乐曲,也有器乐曲。其音乐形象亲切,曲调平缓,柔美,节奏平稳,有摇晃感。

1  导课

提问:唱出你们所知道的摇篮曲。

2  探究:摇篮曲的特点。

3  聆听《槟榔树下摇网床》,并思考:

 作品的演唱形式。

 乐曲的节奏特点。

 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

4  总结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欣赏《婚礼场面》(舞剧《鱼美人》片段)

音乐分析:《鱼美人》为三幕芭蕾舞剧,由吴祖强,杜鸣心作曲,北京舞蹈学校编导班编导。是我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作品。舞剧《鱼美人》由多个舞蹈组成:其中有活泼玲珑的珊瑚舞,清秀柔美的水草舞,还有具有民间欢快热烈色彩的二幕婚礼场面和风趣幽默的草帽花舞等,都以不同性格的音乐引人入胜。全剧音乐不仅在各段舞蹈中具有特性,同时在发展整个舞剧的戏剧性上又互相贯穿,和谐统一。这是一部根据芭蕾舞与民间舞相结合而创作的中国舞剧。

相关知识:舞剧——指包括舞蹈,戏剧和音乐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根据戏剧情节与人物性格贯穿发展,通常以古典舞或民间舞为基础。欧洲古典舞剧源于1617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统称芭蕾,最早是在宫廷中发展起来的,后才进入剧场,面向社会,常穿插在歌剧或其他戏剧中。

1   聆听乐曲的各段落,感受音乐的气氛,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场面。

2   启发学生讨论:作曲家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婚礼热闹的场面?

    欣赏《猎人的送葬行列》(《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节选)

音乐分析:乐曲节选自马勒的《第一交响曲》,这是马勒有感于德国作家约翰保罗(17631825)的一部小说《提坦》而写的。马勒把它分为两个单元,包括五个乐章的“交响诗”——每个乐章都附有解说性的标题:

第一单元:青年时代

第一乐章:无尽春日

第二乐章:百花的一章

第三乐章:满帆前进

第二单元:人间喜剧

第四乐章:猎者的葬礼进行曲

第五乐章:从地狱到天堂

1  背景介绍

  《猎人的送葬行列》——作曲家马勒把这一乐章叫做“仿卡洛风格的葬礼进行曲”。卡洛(15921635)是法国一位著名版画家,他偏爱塑造一些恐怖和罕见的形象。这里指的是关于树林中一些小动物埋葬一位死难猎人的民间故事:兔子和狐狸用脚爪揩擦它们装出的眼泪……作者把这个景象写成一个卓越的乐章,使噩梦,嘲弄,怪相和一本正经相互交融在一起。

2  聆听音乐

1)要求学生回忆乐曲的旋律是根据哪首熟悉的儿歌改编的。

2)唱出作品中选自儿歌的旋律。

3  引导探究

《猎人的送葬行列》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产生了什

么样的艺术效果?与传统意义上的“葬礼进行曲”有什么不同?

  课堂延伸

  1 听:《地球之歌》

2 看:关于灾难过后的地球的图片。

3 说:谈谈对生命的理解。

教学反思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点,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