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杜泽涵     提交时间:2015-11-29    浏览数:0     

《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高一(22)班 语文 杜泽涵

教学目标: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远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感受并理解早期革命青年的理想抱负和精神境界。


教学重难点:

1. 品味语言,感情词中阔大的意境。

2. 领会抒情主人公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这么一个诗人,他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是其诗歌特点。他看天、倚天、比天、刺天,甚至翻天、换天。今天我们跟随伟人足迹,领会其主宰大地沉浮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作者介绍、背景、字音及朗读等略)


二、 文本赏析

(一) 整体感知

《沁园春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动词)。

明确:立、看、怅、问、忆、记

      上阙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阙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上文的提问。


u 文本赏析——立

1.“独立”是诗人给予我们的第一印象,他立于何时何地何境?

明确: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着湘江北去。


2.“独立”作何理解?突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明确:1.写出独自一人来此游览,远望、凝思的情状,思考自我的人生价值;

      2.与下阕开头“携来百侣曾游”相照应,说明今天是一人旧地重游; 

形象: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结合背景,可理解为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在革命斗争的惊涛骇浪中昂然屹立的高大形象。 


u 文本赏析——看

探究思考:

1.作者故地重游,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字引起哪几句?

2.这几句描写湘江景色,层次分明,试分析景物的描写顺序和描写手法?

3.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试分析其妙处。

(提示:分析写景的语言,也就是分析精妙的词的用法。对于景物描写中的静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形容词和副词;对于动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动词。)     

       万、遍:红之广,范围大,视野宽。

       层、尽:色彩浓,切合寒秋时令。

       漫:水面辽阔,江水满溢。

       透:江水清澈见底。

       百:群舟、热闹。

       争:千帆竞发,争先恐后,昂扬奋。

       击:搏击,雄鹰展翅奋飞,强劲有力。

       翔:鱼游自由、轻快,欢愉自在。

        竞:寒秋下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4毛泽东笔下的意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作者通过精到生动的表达,刻画了一系列丰富、鲜明的深秋意象,营造了一幅色彩斑斓、绚丽多姿、雄伟壮阔的宏大画面,在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u 文本赏析——怅、问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该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结构上:承上启下。“寥廓”即指“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世界,“怅寥廓”承上;“谁主沉浮”则启下,引出下文要写的一群早期的年轻的革命者。

内容上:表达诗人对自然荣枯和社会盛衰由谁来主宰这一问题的追问,表现诗人的胸怀与抱负。  透露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上阙小结:

上阙主要写景,写眼前之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湘江秋景图,突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精神,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由谁主宰的问题。


u 文本赏析——忆、记

1.下阙开头两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照应开头,紧接上阕,从地点、人物上自然地承上启下,由写景过渡到叙事。 


2.体会“忆”“岁月稠”等词语的表现力。

明确:“忆”总起下阕,点明下阕写的都是往昔的事。

 “峥嵘岁月稠”,把许多不平常的战斗岁月,比喻成连绵起伏的高峻山峰一个接着一个,非常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毛泽东同志在长沙时期丰富而又有意义的战斗生活。


3.“恰”字统领了哪几句?这几句中表现出早期革命青年具有怎样的风貌与气概?

明确:(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年龄气质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精神状态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战斗行动

       “恰”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青年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4.讨论:“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小结

主宰国家命运的,应当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下阙追忆往事,借事抒情,巧妙的回答了上阕的问题。


三、 感受形象,梳理全文

总结全诗,你读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立        游人    昂然而立

看        诗人    积极向上、昂扬奋进

怅、问    哲人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

记、忆    斗士    蔑视反动统治、改造旧世界


四、 艺术特点总结

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多种对比,形象鲜明。


五、作业:结合全诗,整理出文中对比部分,并说说其效果。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