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刘晓君     提交时间:2015-11-29    浏览数:0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荣超中学教学模式)

学习目标

1.理解元素与集合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属于关系;

2.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并会用这三个性质解决相应的问题;

3.会用列举法,描述法表示相应的集合.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我们通常用大写的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

2.集合相等: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如果元素是集合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记作;如果元素不是集合中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记作.即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

例如:如果集合表示的是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则有,.

:必须把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背诵下来,后面常用.

4.集合的表示

(1)列举法:把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大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元素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元素为小于的正偶数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格式为元素符号元素的共同特征或限制.

例如:绝对值小于的实数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也可以表示为

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也可以表示为.

:I.在后续的学习中,一般研究的范围都是实数范围,所以限制条件一般是可以省略的.

II.一般表示元素个数有限且比较少的集合都采用列举法,表示元素个数无限的或比较多的都采用描述法.

(3)Venn(韦恩图-第二节会详细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课本P6).

5.集合元素的性质

(1)确定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都是确定的.

:确定性主要见于判断元素组成的总体是否组成集合.

例如: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集合,并说明理由.

小于的自然数;    比较大的数;     锐角三角形.

:因为随意给定一个元素,我们都可以判断这个元素是否满足“小于,所以符合集合的确定性,所以组成集合.

因为随意给定一个数,我们无法判断是否满足“比较大的数”(我们可以说比较大,也能说比较小),所以不符合集合的确定性,所以不是集合.

因为任意给定一个三角形,我们是可以判断它是不是锐角三角形的,所以符合集合的确定性,

所以是集合.

(2)集合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的.

例如:若集合,则根据集合的互异性有.

:集合的互异性在含参数集合的考查中比较容易忽略,请大家谨记.

(3)集合的无序性:集合与元素表示的顺序无关的.

例如:小于的自然数可以表示为,也可以表示为,还可以表示为,所以一个集合利用列举法表示时,可以有不同的列举方法.

.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对象:接近于实数的所有实数;直角坐标系中到原点距离为的点的全体;学校成绩非常好的所有学生;满足不等式的所有实数;其中能构成集合的是          (填序号).

【分析】判断元素的全体是否构成集合的关键在于是否满足集合的确定性,即任意给定一个元素,该元素属于或不属于该集合是确定的.

【解析】任意给定一个数,无法明确的判断是否接近于,所以不符合集合的确定性,所以不能构成集合;在直角坐标系中任意给定一个点,我们是可以明确的判断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否为,所以是符合集合的确定性,所以构成集合; 任意一个学生的成绩在没有任何标准的情况下,我们是无法判断学生的成绩是好,还是坏的,所以不符合集合的确定性,所以不能构成集合;任意给定一个实数代入不等式,我们即可明确的判断是否满足不等式,所以是符合集合的确定性的,所以构成集合,综上填.

2.下列说法:

集合可以表示为;方程的解构成的集合为;

;近似值的全体可以构成集合;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解析】根据集合的无序性可得集合,所以是正确的;根据集合的互异性(一个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是不相等的)可得是错误的;代入可得不满足,

所以,所以是错误的;任意给定一个数,无法明确判定是否为的近似值,所以不符合集合确定性,所以是错误的;综上填.

3.用适当的方式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的所有实数根构成的集合;

(2)小于的所有自然数构成的集合;

(3)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1)因为,所以用列举法表示

方程的所有实数根构成的集合为;

(2)利用描述法可得小于的所有自然数构成的集合为,列举法可得;

(3)解不等式,所以用描述法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为

.典例赏析与即时训练

1.下来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                          ,;

集合表示的是所有奇数构成集合;      .

A.     B.     C.      D.

:因为都为自然数,不妨设,因为,所以是错误的;为自然数时,,因为自然数也是有理数,所以,所以是正确的;因为为整数,所以为奇数,且当取遍所有的整数时,取遍所有的奇数,所以是正确的;代入可

,所以,所以是正确的;故选D.

即时训练:

1.谈谈下列集合的含义,若为有限集(集合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请用列举法表示.

(1);  (3).

【分析】要理解和认识给定的集合需要抓住“元素”,明确集合的元素是什么,有何性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解析】(1) 的表示直线图像上横纵坐标都是非负整数(自然数)的点

组成的集合,因为,所以,所以

;

(2) 表示函数中自变量的范围,因为处于被开方数,所以,,该集合为无限集,不能用列举法表示.

2.已知集合,,求实数的取值集合.

:因为,所以其中一个相等,分为以下三个情况:

,,此时集合不符合集合的互异性,所以不符合题意;

,,此时符合题意;

,,根据可得不符合集合互异性,,符合题意;综上.

即时训练:

2.实数集中的元素的值可以为(     )

A.     B.      C.      D.

【解析】分别把带入集合会得到两个相同的元素,都不符合集合的互异性,代入可得符合集合的互异性,故选C.

3.若集合,求实数的值.

【解析】因为,所以分以下三种情况:

,,集合符合题意;

,,集合不符合集合的互异性,故不符合题意;

,,可得不符合题意,,集合符合题意;

综上.

合作交流

1.讨论即时训练第1,谈谈集合与集合有什么不同?

【解析】1题分析详见答案, 两个集合主要有以下三个不同的地方:

集合与集合从元素上就是不一样的,集合是以坐标点作为元素,而集合是以两个数作为元素;

集合只有点一个元素,集合两个元素;

2.讨论例2,谈谈解决此类题型需要注意些什么?

【解析】在此类参数的集合问题中,必须注意两点注意检验结果是否符合集合的互异性;根据集合与元素的对应关系,进行分类讨论.

当堂训练

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     ,     ;

(2)     ,    

【解析】(1)代入可得,所以,代入可得,所以;

(2)代入可得符合,因为,

所以,因为符合,所以.

2.设集合;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根据集合与元素的自己的关系可得,故选D.

3.,则实数的值为          .

【解析】因为,所以相等,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即可,符合题意;

,,因为,集合不符合集合的互异性,故舍去.

综上.

课后作业

课本P11习题1.1A1,2,3.

教学建议

课时:两个课时(学习目标,基础知识,基础巩固为第一个课时,典例赏析与即时训练,合作交流,当堂训练为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1.安排课前预习课本内容,完成书本P5练习1,2;

第一课时

2.展示和分析数学目标(12min)

3.学生自主完成自主学习和基础巩固,老师巡视课堂,个别辅导,答疑和收集问题(1015min);

4.以基础巩固题目,讲解本节内容的基础知识,具体设计如下:

(1)以基础巩固第1题讲解集合的概念与确定性;

(2)以基础巩固第2题讲解集合的互异性与无序性;

(3)以基础巩固第3题讲解集合的表示(描述法与列举法).

:本环节时2025min,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与老师互动完成.

5.布置作业:赏析学案[.典例赏析与即时训练],完成[即时训练],并思考[合作交流]问题(安排时间收,并适当批阅).

第二课时

6.自主学习(重新思考典例赏析与即时训练,合作交流)(510min)

7.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35min);

8.讲解[典例赏析与即时训练],完成合作交流反馈(1520min),具体设计如下:

(1)讲解例1,重点分析集合与元素关系的判断;

(2)与学生互动分析即时训练第1,反馈合作交流1成果,谈理解集合元素本质;

(3)讲解例2,分析含参集合问题,反馈合作交流2成果,强调集合互异性与分类讨论;

(4) 与学生互动分析即时训练第2,3,加深对集合互异性的理解与应用.

9.进行当堂训练(57min);

10.讲评当堂训练(25min);

11.布置课后作业.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