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郑慕贤     提交时间:2015-11-30    浏览数:2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哲学思想的产生,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对于我们人生具有的重要意义,尤其专门研究了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即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更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很大,问题很多,也很复杂,我们总要找到一条路径,才能登堂入室。
   学习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PPT:什么在动?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六祖坛经》
师:怎么样,看懂这个意思了吗?
(有学生在摇头,表示不懂。)
师:咱们学校的操场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每个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但是绝对不会想到这样的问题——是红旗自己在飘吗,还是风在飘,或者是你的心在飘?现在,关于“什么在动”这个问题,可以有三个答案,大家来选择一下,你接受哪一个答案?
生:众说纷纭。
师:倒底是我的心在动,还是外部的物在动,这个问题,关系到哲学的基本问题。我们这堂课要探讨的主题就是——
PPT:哲学的基本问题。
师: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心情好的时候,花儿也在对我笑;天气恶劣的时候,心情也会很差。”在文学中,“情”与“景”是一对非常重要的关系,我的心情的变化,使得我所看到的外部景色也会与人不同;反过来,外部景物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心情的变化,“以情寓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在古典诗歌中我们很容易读到这些诗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见长安花”。这个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主要的就是一个“心”与“物”的关系。
 我们换一种讲法,前面在学习世界观的时候,我们抓住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当然还可以用这样的概念来表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用我们教材上的概念来说,就是思维与存在,或者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这个问题,称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我们一起来阅读教材。
师:哲学的基本问题,按照恩格斯的概括,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既然是讲关系,就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或者何者为第一性,这个方面在哲学上被称之为本体论问题,这个问题要回答的是,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这两种现象,到底谁产生谁,哪一个出现在先,哪一个出现在后。按照对于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我们可以把哲学史上的各种流派、体系分为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第二个方面,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恩格斯称之为“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人能否正确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属于认识论的范围。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是可知论;另一种是认为思维不能认识存在,或者不能完全认识存在,是不可知论。
在中国文化的两大流派中,儒家趋向于可知论,道家趋向于不可知论。大家学《论语》,还记得孔子的那句话吧,“朝闻道夕死可矣”。庄子说,“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也”,偏向于不可知论。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慢慢地接触得更多。
下面我们不妨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出发,来深入思考这个抽象的哲学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两对观点。
PPT:你同意哪一方的观点?
第一对观点——
A1:人一生下来,他的心灵是一张白纸;在逐渐长大,参与社会接触世界的过程中,这张白纸上才印上了各种符号,写满了文字。
A2:人一生下来,他的心灵是一张纸,正面是空白的,反面印上了符号,写满了文字;在逐渐长大,参与社会接触世界的过程中,那些本来印在反面的信息浮出来了……
师(准备两张纸,一张正反两面都是白的,另一张一面是白的,另一面则写有字,结合PPT上的两个观点分析):大家看到这张白纸了吗,我们一生下来,心灵就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后来慢慢地印上了各种符号,有图画,有文字,是这样吗?
(很多学生在点头。)
师:真的是这样吗?(显出怀疑的神情)我们来变个小小的戏法(换一张纸),我们的心灵,一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可不是一张两面全白的白纸,一面是白的,另一面是写有文字、画了符号的。只是我们自己在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后来啊,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心里底座上的这些符号被某种外部的某种信号激活了,象一片树叶一样浮在了水面上。当我看见一棵树的时候,突然间好像灵光一闪,这个时候我心底里本来遮住树这个形象的屏障突然就除掉了,结果心底里的“树”这个印象外显,和外界我眼中所看到的那棵“树”正好对上了,我就这样知道现在眼睛所看到的就是一棵树。
现在我们再来选择一下,你会选择哪一种观点?
(学生举手表明自己赞成哪一种观点。)
师:xx同学,你觉得哪一种观点有道理?
生:都有道理。但是不好说。
师: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过《红楼梦》吗?(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P140《林黛玉进贾府》)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两个人是什么感觉吗?
(询问的眼光)
生:似曾相识。
师:对,似曾相识。“林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两个人在此之前没有见过面,怎么说好像见过呢?是不是在贾宝玉的心底里一直有一个林黛玉的影子,朦朦胧胧的,直到这一天见到了林妹妹,就好像是一直关在心的屋子里的那扇窗户打开了,豁然开朗,这个妹妹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一个。什么叫一见钟情,什么叫前世姻缘?你相信吗?
(下面有同学在点头)
看来有的同学本来相信,有的同学本来不相信。被我这么一说,不相信也有些相信了。有点道理吧。那么,是先有我的观念,还是先有我看到的那个真实的心灵之外的世界呢?或者进一步说,我们在看到身外的某一个事物、现象之前,是否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早已经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了?
我们再来看第二对观点:
B1:当我站在镜子面前,是镜外的走到了镜子里面吧, 镜内之我只不过是镜外之我的投影罢了。
B2:当我站在镜子面前,镜子里面的走到了镜子外面吗?镜外之我镜内之我的一个影子。
 大家说说看,哪一个“我”是真的?
生:镜子外的我是真的,镜子里面的我是假的。
师:有道理,没有不同看法吗?
生:难道两个都是真的吗?
师:按照我们的常识,真假一点都不难分别。但是,如果换一种思维的话,也许就会有一种新的看法。比如说,《红楼梦》中,大家还记得这句话吗,真作假是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就像庄子做梦梦到了蝴蝶结果醒来之后自己分不清是蝴蝶梦到了庄子还是庄子梦到了蝴蝶。看过电影《阿凡达》吗,卡梅隆很厉害啊,他在电影中创造的两个杰克——作为地球人的杰克和作为纳威人的杰克,哪一个是真的?
(美国电影《阿凡达》也是一个很好的涉及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一个例子,卡梅隆的思维确实有异与常人。按照他的设想,科学可以发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从“我”的身上取出的基因和从外星人身上的那个基因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新人”,这个“新人”完全可以由“我”的情感思维来控制。这样的话,其实就有了两个我,一个是作为地球人的“杰克”,另一个是作为潘多拉星球上的“纳维人”,一个是“本我”,一个是“新我”。这两个“我”之间是什么关系?作为“本我”的思维、意识、精神、情感是否可以独立存在,是否可以控制一个在身体上不同于“本我”的“新我”。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推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设想,所谓的“我”,只不过是宇宙深处的另外一个星球上的那个“我”的一个复制品或者一个影子而已,这是作为地球人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所以,作为在地球上的一个生命体,“我”只不过是外星球上的那个“我”的影子而已。)
生:议论纷纷。
师:其实,我们所有面对的问题就是,假如我们的思想和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是一个真实的人和他的影子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思想是事实的影子呢,还是事实是思想的影子呢?是先有了思想再有事实呢,还是先有了事实再有思想呢?
对于我们来说,思考这样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思想家那里吸取我们所需要的思想资源,这一点很重要。17世纪法国思想家笛卡尔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很多同学都熟悉吧。如果这句话倒过来说,也很有意思,叫做“我在故我思”,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观点。请问,你们赞同哪一个观点。
(下面同学举手。)
生:老师,你赞同哪一个观点?
师:说实话,虽然我们要把笛卡尔划到唯心主义的阵营中,但是我真喜欢这个观点,“我思故我在”,我现在博客上的签名用的就是这句话。大家读过语文课本上帕斯卡尔的作品,“思想成就人的伟大”,人是因为有思想,所以他才能够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好像我们不应该先入为主地就有一种标准,说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其实唯心主义思想中也有很多精华,有很多可以启迪人的深刻的东西,我们需要批判地吸收。
师:先有思想还是先有事实;先有思维还是先有存在,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这样的争论,在历史上,在不同的思想家、思想流派之间一直都发生着。我们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说是基本问题呢?大家考虑考虑。
生:这个问题很重要。
师:很重要,相对于什么来说呢?
生:相对于别的问题吧。
师: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可以涉及到许多方面,很多问题。但是在所有的问题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最基本的,开启整个哲学大厦的“钥匙”,这样的问题我们就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
PPT:生活中的问题
1、老师告诉我,想好了再做;妈妈告诉我,做了再想想。
2、为什么造房子先要设计图纸?有时候在建造的过程中还要修改?
3、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政策和计划为什么会经常调整?
学生讨论,回答。
师:上面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我们深入分析,其实都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关系,就是——我们的想法、观念、政策这些“主观”的东西与事情、房子、经济形势这些“客观”的东西之间的关系。用书本上的语言来概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师:不仅如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家、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世界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存在)和意识(精神或者思维)现象两大类;人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身的某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时,就必须对此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下一堂课,我们将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在历史上的表现。
师:(作最后的小结)这一堂课,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我们需要把握这样三个内容:
第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方面)
第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请大家在课后再对照这三个问题,自己认真复习。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