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的研讨

发布者:刘琴     发布时间:2015-11-03     浏览数:0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为关注。构建有效课堂,和谐的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教学关键要素要有深刻把握和全面的理解。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把握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的教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内涵”。通过学习数学,让学生深刻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奥妙,产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学习数学,进一步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之美,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数学,接触世界,了解世界,领略到世界的五彩缤纷;通过数学学习,最终达到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这是数学教学的“外延”。

要把握好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做好以下两点:

1、重视隐形知识的教学。

2、重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和感悟。

在教学实际中不仅要把好教学目标的“内涵”,同时也要关注它的“外延”。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流程的准绳,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追求简明、切实,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把握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但在一节课中,并不是生活情境创设得越多越好,要注意防止“生活化”喧宾夺主。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片结满水灵灵水蜜桃的果树林,让人看了垂涎三尺,在一阵感叹声中,教师绘声绘色地说:“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片果园美吗?想到这片果园中玩玩吗?”在学生渴望的眼神中,教师变魔术般地拿出6个水蜜桃,说道;“这是周末老师到果园玩时带回来的几个水蜜桃,你能把它平均分成三盘吗?”尔后,又拿出7个水蜜桃让学生分一分。整堂课,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鲜艳、诱人的画面中,憧憬着去桃园游玩。精美的课件忽略了教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设计了“数手指”的游戏:让学生张开手指,从拇指开始依次数到小指:“一、二、三、四、五”,再循环反复,“六、七、八、九、十……”只要学生报出一个数,教师就脱口而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教师有对又快的回答让学生感到非常好奇:老师为什么能不看就知道它是哪个手指?这里蕴藏着什么奥秘呢?学生迫切地想知道答案。这样巧妙地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导入新课,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数学生活化”这一理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一些新颖、有趣、富有挑战的生活情境进入了我们的课堂,但在热闹的背后,也存在对“生活化”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出现了生活情境变味的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的。

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

1、把握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1)读懂教材。

(2)研究教材。

(3)吃透教材。

2、“跳出”教材,丰富学习资料。

(1)开发生活资源,突破课堂中心,加强实践活动。

(2)开发阅读资源,突破书本中心,注重自主探究。

(3)开发人际资源,突破教师中心,引导合作交流。

关于教学内容的把握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三、关于有效教学过程的思考

关于打造常态下的有效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有效提问问题、有效合作问题以及多媒体应用的手段问题。

如有效提问问题,一节课应采取多种提问方式,将一个较难的问题(教学重难点)设计成一组有梯度的小问题。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采用反问,这样能够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也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追问、也可以进行学生追问老师,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多媒体的应用,应理性面对:它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助手,并不是万能的。多媒体运用只能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应该是追求简单、扎实,该使用时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