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筠连县2015年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1. 作业标题:打磨一篇精品教学设计截止时间:2015-12-24
  2. 作业要求:

     1.要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自选一个教学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打磨,形成一篇精品教学设计,在平台上提交。

     2.禁止抄袭,复制粘贴,一旦发现,重做处理。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请下载使用已上传的模块填写相关内容,以附件形式提交作业或者在编辑框按格式提交。

     4.请务必在截止日期前提交,过时不补。

  3. 发布者:辅导老师

打磨一篇精品教学设计

提交者:陈凤     提交时间:2015-12-21    浏览数:0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地球的运动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上册

教材内容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个人信息

设计者

姓名

单位

陈凤

筠连县武德乡中心校

1. 教材分析

1.本章节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学习自转和公转分别的方向、周期、产生的意义;特别是公转图1.18的讲解。

2.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要求学生会用地球仪演示,并说出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象;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本章节在七年级上册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后面所讲气候有直接联系。

2.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学生由于才进入初中阶段,刚刚开始学习地理,接触地理知识,再加之地球的运动这章节需要的空间逻辑思维,学生思维能力较差,理解起来比较费力,本身这章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

2.本节教材为了更好的落实课程标准,主要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设置叙述式课文、活动式课文内容。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需要加强对地理地图的理解,多看图,多辨认。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现象。

2.能够结合实例,说出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关系。

3. 掌握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重点);地球运动的意义(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对自己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探究问题的意识。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学会图文结合方法。

4. 教学过程

1.地球的自转:图1.14穿插进入主题,分别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南极上空)。

2.结合阅读材料,使学生受到相关科学发展史的教育,同时能适度拓展学生的天文知识、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老师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然后由学生自行演示,加强学生对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现象的认识,从而落实教学目标。

4.地球的公转:图1.18,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现象的认识。(突出重点和难点)

5.设计以“演示地球公转,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为主题的活动式课文。

6.回叙本节重点和难点。

7.作业布置。


5.板书设计

日期

太阳直射的纬度

节气

南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的状况

昼夜长短状况

6.22

9.22

12.22

3.21

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

自转(公转)的方向

自转(公转)一周的时间

自转(公转)的中心

产生的自然现象(举例)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用图1.14引入新课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转、中心

2、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活动(学生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思考:从北极和南极俯瞰时地球自转的方向?

讨论:得出结论。

二、地球的公转

1、用图1.18学生自行观察,并分组讨论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中心

2、思考:地球公转的产生那些现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3、对知识进行梳理。自己先思考。

地球的公转运动

公转的方向

公转一周的时间

公转的中心

产生的自然现象

4、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四个节气的时间、太阳直射的纬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昼夜长短的情况。

5、老师总结,完成表格。

6、课后思考:地球公转的意义。

7.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因其抽象、空间概论强、动态与静态思维转换大,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1.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适度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2.       注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论。

3.       为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基础,教师注意不要将知识引导得太深,主要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地理现象的简单因果关系即可。

4.       使学生“读而有思、思而驱动、动而增效”。多种方法相互结合。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