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七彩管弦》

发布者:张春燕     发布时间:2015-12-21    浏览数:0

上课时间:20131127日   第13周    星期一

编号:第13

课题

第六单元 《七彩管弦》

学生

掌握目标

1、能认真聆听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图画展览会》选段、《大进行曲》等作品,初步了解和感知管弦乐合奏的音色特征,能运用音乐的要素对作品的表现特点(含音响与情绪表现)进行探究和体验。

2、了解序曲、进行曲的不同音乐特点,背唱《卡门序曲》中的插部主题以及《图画展览会》中的“漫步”主题;认识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

本课重点

能感知管弦乐合奏和主奏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并能通过哼唱等音乐活动感受乐曲的表现力。

学生的学法

感知表现

教学思路(根据课件写出书本内容、堂上练习内容)

一、情景导入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一封来自奥地利的邀请函,是我们的朋友玛丽邀请我们去观看一场管弦音乐会,你们愿意吗,今天让我们先睹为快,走进七彩的管弦王国,去感受一下管弦音乐的魅力,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出示课题 《七彩管弦》

二、《卡门序曲》

1、初步感受《卡门序曲》,听片断

师:请听,有一首熟悉的旋律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

(播放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师:这段音乐熟悉吗?有谁知道乐曲的名称?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你能感受到音乐什么样的情绪,想象到什么场景?乐曲是什么体裁?

2、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及《卡门序曲》及序曲的概念。

   作曲家比才(1838——1875),出生于巴黎,四岁开始随母学钢琴,九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857年,十九岁的比才以钢琴家兼作曲家的身份,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并获得了罗马基金,得以在意大利进修三年。写了歌剧作品《卡门序曲》《阿莱城姑娘》等。比才的作品中,现实主义得到深化,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成为主角。在音乐表现上,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乐,以及法国的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达到十九世纪法国歌剧成就的最高峰。

《卡门序曲》是歌剧作品《卡门》中的前奏曲,该歌剧著名的器乐断落,常单独演奏。一般来说,歌剧序曲都是用交响方式缩写或提示歌剧内容,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欢乐的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由于其带有进行曲特点,常被人们称为“斗牛士进行曲”。序曲四二拍,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基础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歌剧的主要内容。

3、聆听《卡门序曲》的音乐主题,为音乐主题找出相对应的音乐情绪连线。

基本主题:热烈、辉煌

第一插部主题:轻快、活泼

第二插部主题:威武、雄壮

4、学唱主题音乐,用“啦”背唱第二插部主题。

5、分段聆听《卡门序曲》

1)聆听主题音乐A

思考:音乐的情绪,演奏的乐器以及表现的场景。

(木管乐器和小提琴奏主旋律,音乐热烈辉煌,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俊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

2)聆听第一插部主题B

思考:这部分的音乐情绪又如何?与A的情绪相比怎么样?它又运用了些什么乐器演奏,同时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欢快的,没有A热烈。它由木管乐器和小提琴奏主旋律,少打击乐,情绪较一段要柔和些。表现了妇女和儿童跳跃、欢畅的场面。)

3)聆听第二插部主题C

思考:第二插部音乐C的音乐情绪如何,与前一主题比有变化吗?(雄壮威武的)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增添了哪些乐器?力度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奏主旋律,抒情细腻,感情真挚。第二次呈现时,不仅将主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还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其情绪威武雄壮,带有重复凯旋的气质,表现的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有一种必胜的信心!)

6、复听全曲,介绍回旋曲式。

再次聆听音乐,感受三个主题不同音乐情绪的变化,并记录三个主题段落出现的顺序,并根据记录ABACA顺序,介绍回旋曲式。

三、《画展览会》选段)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去参加过一些展览会呢?都有哪些展览会?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美术展览会,这是俄罗斯美术家哈特曼的作品,展示幻灯片。

思考:从美术色彩或欣赏的角度来说说你对上述作品的初步认识与感想。故事情景创设导入:穆索尔斯基与哈特曼的友谊。穆索尔斯基与哈特曼是密友,哈特曼对穆氏的作品倍加推崇,哈特曼突然病逝,给穆氏沉重一击。为了纪念这位短命的天才,举办了遗作展。穆氏也参观了这个画展。

设疑:你知道作曲家是怎样将美术家的作品运用音乐的手段来表现出来的吗?而且是十幅不同的画——引出“漫步”主题。

1)为参观者配上背景音乐,初听“漫步”主题,在聆听的基础上哼唱旋律,启发学生联想到作者在欣赏画展时穿行的音乐感觉。

2)播放《牛车》音乐,看《牛车》画像。

设问:谈谈你对画面的真实感受。放音乐,师引导:先请大家闭上眼睛,最大程度地发挥想象,老师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给予一些小的提示来帮助同学感受画面。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聆听分析音乐要素中的乐器、音区、旋律、力度等特征。

教师画外音提示:两头公牛拖着一辆大货车正缓缓驶来。这是一辆什么样的大货车呢?(华丽精致/笨重而简陋、轻松进行/蹒跚而来、车上农民心情是喜悦/悲痛、牛车是由远而近/由近而远?)音乐结束,请同学拿出纸张和笔,根据刚才的分析与欣赏,当场进行简笔绘画。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

3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

启发学生尝试根据绘画作品联想音乐

师:请同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然后给大家描述一下,在同学的描述中你来体会一下这两个人物是什么样的?

启发学生从构图、人物形象去描述富人和穷人。大家发表了自己会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这两个人物。

师:如果你是作曲家的话,你会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这两个人物?你会用什么乐器?比如在音区的选择上,在力度、旋律上?

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用音乐来表现这两个人的。

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

引导同学用心聆听音乐并进行讨论。

用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作曲家用什么样的音乐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启发与联想:主题Ⅰ和主题Ⅱ分别描述了怎样的两个人物,两个人物之间有怎样的交流活动,结果如何?

讨论:从音色、节奏、音调等方面谈一谈这两个音乐主题的区别。

开始在低音区富人出现了,作曲家用间歇的节奏 ,出人不意的重音表现了自满、狂妄的富人。紧接着,在高音区可怜的穷人走来了,描写穷人的音乐很快,表现了他看到富人后的紧张、不安和害怕。两个主题同时出现了,似乎他们在喋喋不休地谈论什么。低音区富人粗暴的音调始终占有音响上的优势,而高音区穷人的细弱的音调则显得战战兢兢,惶恐不安。最后富人用粗暴的音响将穷人的音响打断,仿佛可怜的穷人被蛮横无理的富人赶跑。

设问:

想一想绘画作品中的哪些因素让你觉得有音乐的存在?

从绘画作品中构图、人物形象、线条等因素觉得有音乐的存在。

拓展活动

创作:通过哑剧、话剧、舞剧、音乐剧等形式表述了听赏时的联想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放背景音乐《两个犹太人》

学生上台表演。

评价

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音乐与绘画的关系,音乐与绘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用音乐可以表现绘画,我们通过音乐中旋律的起伏、节奏、音色、力度、速度、音乐所表达的情绪,联想到一幅美丽的画面;用绘画也可以表现音乐,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存在。中央民族乐团上演了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中华乐府画廊》,将音乐与绘画融合在一起,得到观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音乐与绘画联系起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

学生

课后作业

欣赏交响乐

本周

小结反思

我们了解了音乐与绘画的关系,音乐与绘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用音乐可以表现绘画,我们通过音乐中旋律的起伏、节奏、音色、力度、速度、音乐所表达的情绪,联想到一幅美丽的画面;用绘画也可以表现音乐,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存在。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