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简报(第2期) (1)

发布者:袁海林     发布时间:2015-12-25    浏览数:10

 

湘桥区2015年中小学教师专业科目培训

语文学科简报

 2015年第 2

编辑:袁海林        统计截至日期201512  25


一、优秀拓展资源

1. 当好班级大家长——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小学语文2班,陈贤英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017/article/37002/3326003.htm?ms=1450972466267

2.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小学语文2班,张海斌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017/article/37002/3359099.htm?ms=1450971611764

3. 微课的特点,小学语文2班,陈慧玉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017/article/37002/3303393.htm?ms=1450972811990

4.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学习心得,小学语文2班,陈伟平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017/article/37002/3419771.htm?ms=1450973222970

5. 朗诵中的常见问题,小学语文2班,陈继雄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017/article/37002/3582381.htm?ms=1450973544611

二、在线研讨

 1. 俞敏洪说中国教育和互联网没啥关系(辅导老师引领贴)小学语文2班,袁海林,回复/人气:13/40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017/swap/40001/6139425.htm?ms=1450974041008

2. 注重个性发展,才能人尽其才(辅导老师 引领贴)小学语文2班,袁海林,回复/人气:9/24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017/swap/40001/6326531.htm?ms=1450974294787

三、优秀作业

《秋天的雨》教学详案    小学语文2班,  陈冰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017/usertask/35001/5140293.htm?ms=1450975341918

《秋天的雨》教学详案

课文解读:《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语言优美华丽,富于诗情画意。作者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雨想象成能打开秋天大门的钥匙;把秋天里树木、田野、菊花颜色的变化,想象成是秋雨给涂上的不同的色彩;把秋天果子成熟的香甜,说成是秋雨带来的气味;把动物准备过冬,想象成是秋雨送来了信息……作者贴切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清新、优美,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语言的具体形象,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识字学词,读准课后的字音,了解词义,正确书写字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的美景;初步感悟作者表达方式的多样,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续写小诗,导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上课之前老师要送你们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春天的雨像一位报春的使者,用温柔的雨滴滋润着大地万物。

   夏天的雨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总是敲着大鼓、轰隆隆地从天而降。

   ……   
……

   冬天的雨像一群可爱的精灵,是他们给大地送来了雪姑娘的礼物。

2、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3、对呀!诗中还缺秋天的雨。今天的这节课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帮助老师一起来完成这首诗。同学们愿意吗?

4、首先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秋天的雨》,学完了课文你们肯定能帮助老师写完这首诗了。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采用一首小诗的方式引出本课主要有三个理由。一,本课的语言优美华丽,在导入设计上也应与课文基调符合。而且这首诗也采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给孩子入情入境做好了铺垫。二,可以使孩子了解不同的季节雨的特点。三,也是此导入最重要的作用,诗中间缺失的秋天的雨可以使孩子们对秋雨充满了好奇,也对学习本课充满了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进行了预习,今天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多媒体出示) 凉爽

2、这个词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3、光会读还不够,请小朋友们一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学生书空,教师板书“爽”。特别注意“爽”字的笔顺。

4、我们接着看大屏幕。(出示)扇子    扇哪扇哪

5、这两个词谁会读?

6、从这个同学的读中你发现了什么?

7、对呀!这个扇在不同的词中有不同的读音。它是一个多音字。

8、(出示)衣裳   喇叭   钥匙   指名读。

9、从这个同学的读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10、这些词都读轻声,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把它们记住了。

设计意图:

    这个检查自学的程序,主要目的是对一些重点生字、词进行认读识记。新课标告诉我们三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生字的教学,但它又有别于低年级的一笔一画手把手的教学。因此在设计中我特别突出难点字的教学,重点词语的朗读。既做到了不放松生字词教学,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11、解决了生字新词的问题,下面老师就邀请同学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听老师来读课文,边听边认真感受一下,秋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师范读课文)

12、同学们听得真投入呀!小脸上还洋溢着微笑。那大家就一起来说说秋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设计意图:

    本来这里设计的是让学生自由读,但是教师范读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情境,因此将此设计为教师范读。且在之前预习中学生也读了几遍了,听老师读,他们会有更具体、深刻的感受。再以秋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过渡问题,开始深入地学习本课。

三、深入文本、细读品味。

同学们对秋雨的印象真好啊!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跟秋雨走得更近些吧。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2、你读出了什么?为什么说是一把钥匙呢?

夏天是多么的炎热,而秋雨的到来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迎来了秋天,它为我们带来了清凉和温暖,多么神奇呀!

3、秋天就是这样趁你没留意,不知不觉地、轻轻悄悄地来了。谁能带着这种感觉把这段话读一读。

设计意图:

    第一自然段不是我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不会花很多时间在这一自然段上,但是这一自然段却是全文的总起,它写出了秋雨的神奇,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正因为打开了大门我们才有了下文在秋雨中漫步赏秋景的情景,因此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感悟秋雨的神奇和秋天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为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做好铺垫。

(二)学习第二自段

1、秋雨带着我们穿过了秋天的大门,我们首先能看到了什么呢?

2、请男同学为我们朗读第二自然段。

3、原来这里的秋雨成了一位色彩大师,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有多少颜色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4、同学们找出了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色、淡黄色、雪白色。颜色可真多,其实这么多颜色它可以用第二自然段的一个词语表示,你们能找出来吗?

5、(板书)五彩缤纷  齐读。

设计意图:

    第二自然段是我本文的重点,其中一个难点是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来突破这个难点时我没有就词论词,而是紧密结合课文,先让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再告诉学生这么多颜色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就很容易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再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记住了这个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6、这五彩缤纷的颜色,秋雨分别把它们给了谁呢?            

1)这些漂亮的颜色分别给了谁呢?

自己再读读第二自然段并找找秋雨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自己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  

遍。   

2)练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指名生自由地说。

3)我们来读读银杏树这一句?(出示银杏叶,结合图画,反复读这句话,齐读这句话。)

    (出示)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4)对呀!银杏叶扇哪扇哪扇走了炎热,我们再来看看谁给我们迎来了凉爽。

5)(出示)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俩了秋天的凉爽。

     谁来为我们读读这句话?                                              

6)为什么把“飘啊飘啊”读得那么慢?(想象树叶飘下来的样子就是慢慢的)让我们边

     想象画面边齐读这句话。

7)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

     么?

     小结:“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设计意图:

    这两句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银杏叶和枫叶写的非常传神。但是华美的语言也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在理解这两句时我首先出示银杏叶的图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记忆的积累优美词句的目的。当然仅积累是不够的,还应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句子写得好,好在哪?我通过减去句子中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品悟那几个词语用得如何精妙,更教予读书的方法以便学生迁移学习。

8)秋雨还把什么颜色给了谁?

   读关于田野的句子

9)田野里丰收了,果园里怎样呢?谁来读一读果园的句子。

10)通过同学的朗读,你从这些果树上看到了什么?

11)为什么要“你挤我碰”呢?

    果园里获得了大丰收,枝头挂满了成熟的果实,它们争着要人们去采摘,多么令人喜悦 的大丰收啊!

12)让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把这两句连起来读。

13)在我们喜庆丰收的同时,可别忘了呀!秋天是什么花开的时节呀?谁来读读写菊花的句子。

14)菊花就像美丽的仙子,它的颜色写也写不完。我们的课文中用了哪个标点表示呢?

15)让我们一起做花仙子吧,比比哪朵花最漂亮。

         齐读句子。注意“频”的读音。

设计意图:

    这里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秋天丰收的喜悦,同过抓住“你挤我碰”等词语体会丰收的喜庆。在欣赏菊花的同时不忘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认识省略号,和“频”字的读法,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了菊花的美丽。

7、刚才我们走进了蒙蒙的秋雨,看到了银杏树、枫树、田野、果园、菊花,万事万物都变得分外美丽,其实,这些美丽的景物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好吗?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推荐读书最好的同学配音,其他同学欣赏。

8、听你的朗读真是美的享受,送给她掌声,我们也美美地读一读,好吗?

设计意图:

    这里需要播放一段多媒体,用直观的方法展示在秋雨的滋润下,秋天的五彩缤纷与收获的喜悦。城市的孩子对秋天的感触肯定不深,课文中描写的许多景物他们也没有真实的看见过,那么在这里通过画面的展示和同学的朗读,就能有更深的感触和体会了。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让我们接着在这美丽的秋雨中边漫步边欣赏秋色!咦?那个同学怎么不 走了?是什么让你(任意指一同学)停下了脚步?你闻到了什么?

2)(板书:好闻的气味)哦!原来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他被那诱人的香味吸引了。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气味?

3)秋雨过后,空气那么清新,水果成熟的香味那么诱人,令人垂涎!难怪我们同学都不想走了,课文中用了哪个词语?

4)谁来读读,看谁的朗读也能勾住我们的脚步? 我们来进行个小比赛。

     谁能比他读得还好?挑战读。

5)拓展:秋天,还能收获些什么呢?(庄稼;葡萄;干果:栗子、榛子、核桃等)

 6)丰收了,我们多开心哪,能吃个够了!感受到丰收快乐的同学请再美美地读读这段。

设计意图:

这一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对香气的留恋进一步的写出秋天的丰收与美好。鉴于本自然段比较简单,因此我主要采用了放手让学生朗读的方式感悟此段。还特别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比赛读、挑战读、自由读等方式,增强学生朗读的欲望。同时我也不忘扩展学生的知识,通过设计提问:秋天还能收获什么?让学生了解秋天成熟的果实。当然这需要课前的准备,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他们自学的能力。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我们一路欣赏着秋色,闻着果香,听着沙沙的秋雨声吹起了小喇叭,好像是要告诉我们什么?谁听懂了秋雨的话?(它告诉我们冬天快要来了。)(板书: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2)谁收到了这些信息呢?

3)喳,喳喳,谁在叫?小喜鹊,衔来树枝?

4)吱,小松鼠?在做什么?找来松果当粮食。

5)哪小青蛙呢?

6)还有一些植物呢?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我们都该感谢秋雨,它带来了绚丽的秋色,带来了成熟的果香,还带来了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秋天的雨!齐读第五自然段。

设计意图:

第四和第五自然段也是比较简单的,因此第四自然段我特别设计了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朗读的方式,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而第五自然段是以教师总结,学生赞美秋天来引出朗读。既节省了时间又给了学生充分朗读的空间。

四、拓展延伸,鼓励展示。

1、在你的心中,秋天的雨还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

刚才上课过程中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觉得秋天的雨是真是美妙、神奇、令人陶醉。你们个个都是小诗人!下面让我们回到上课前老师给你们看的那首诗,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它吧!

春天的雨像一位报春的使者,用温柔的雨滴滋润着大地万物。

夏天的雨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总是敲着大鼓、轰隆隆地从天而降。

   ……

冬天的雨像一群可爱的精灵,是他们给大地送来了雪姑娘的礼物。

2、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与课题的导入可谓首位呼应。让学生自由的把小诗补充完整,鼓励他们凭借学习本课和原有的语言积累完成这首小诗。这么做不仅有利于他们将课文内容的内化提炼自己的观点更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1)自己找出课文中描写秋天的美好词句抄下来或者去其它作文书上找。

2)把课文画成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3)尝试着仿照老师写的诗写一首有关秋天或者秋雨的诗读给同学们听。

4)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设计意图:

这里我设计了四个题目,都是基于书本而高于书本,从积累、解读、写作、创作等方面着手设计的。而且这四个题目并不是每个都要做的,可以选择其中两个做。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同学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拓展自己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

11秋天的雨

                       
钥匙       打开秋天的大门

五彩缤纷

香气好闻

传递信息

丰收       欢乐

设计意图:

好的板书有复习和辅助背诵的功能,此板书按照上课的线索,正因为秋雨是一把钥匙才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我们穿过了大门看到了五彩缤纷的颜色;闻着好闻的香气;听到了秋雨传递冬天快要到来的信息。正因为有了秋雨给大地带来了丰收给小朋友带来了欢乐。此板书设计脉络分明、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复习本课和帮助学生记忆课文内容。

四、学情通报

考核成绩100分老师有29人(201512251:15分截止),他们是:

陈晓燕黄伟娟 陈冰 林柳钿 丁锦锐 苏娟 陈弘 刘娜辉 朱妙芬 翁育毅     丁燕华 陈绍冲 王东 邱瑞杏 刘雪婉 肖秋梅 陆玉云 李映洁 陈泽娜 黄映波张海斌 林龙玉 陈楚花 陈素红 邵理红 陈俊忠 牛冬梅 余冬毅 蔡碧茹

考核成绩90分以上的老师有118人(201512251:15分截止):

考核成绩不及格的仍有3

五、温馨提示

各位学员:

目前仍有3位学员老师考核尚未及格,要加把劲了,只要您按照考核方案,针对目前您成绩中的薄弱项,及还未学习提交的项目,合理安排,及时积极提交作业和研修日志,参与论坛交流,定能步步为赢,取得好成绩。

附件

  • 语文学科简报(第2期) (1).doc     下载
袁海林
到访时间:2015-12-26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