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截止时间:2013-07-21
  2. 作业要求:

    1.专题三主观题作业题目(以下作业任选一题):

    1)请根据本模块主题,提交自己执教过的一节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文字实录,字数1500-3000字左右。注意文责自负,格式和要求请参考本培训平台提供的范例。
        说明:经辅导教师及专家推荐并最终通过“学员优秀成果”评选的教学设计或课例,由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培训协作组统一颁发证书,并推荐自愿发表于《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高中教师培训优秀成果展示”专栏(国内统一刊号:CN44-0088)
    2)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并简要说说你的收获和建议。字数要求500-800字。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2.评分建议:
    (1)专题三主观题第一题教案写作评分建议:
    作业内容
    评分等级
    得分比值
    教案设计创新。教学活动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科特征。能利用多种手段教学,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符合字数要求
    优秀
    100%
    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有学生参与活动的环节,符合字数要求。
    良好
    80%
    教学目的基本明确,教学设计基本清楚,教学内容无科学性错误,符合字数要求
    及格
    60
    教学目的不具体,教学过程设计不符合三维培养目标或有科学性错误。不符合字数要求。
    不及格
    0%
    (2)专题三主观题第二题评分建议:
    考核内容
    等级
    得分比值
    理论水平高,观点明确,有针对性,语言准确得体。字数符合要求。
    优秀
    100%
    观点明确,有一定针对性,语言比较准确。字数符合要求。
    良好
    80%
    答题内容没有错误。字数符合最低要求。
    及格
    60%
    答题内容属于抄袭,在最低字数要求以下。
    不及格
    0%
    3.作业范例
  3. 发布者:地理 徐颂军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提交者:黄国钢    提交时间:2013-07-13    浏览数:1     评论数:0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标要求

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教材分析

1、先让学生理解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并结合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识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气压带和风带图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比能力。

2、通过展示和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教学重点:

1.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和影响等。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哥伦布两次到美洲的路线和所用的时间)

思考:哥伦布的两次美洲之行所用时间为什么会不同?(盛行风的影响)

提问:除了盛行风的影响之外,还有哪些影响?洋流的影响)

总结承转:除了盛行风的影响之外,还有洋流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洋流呢?这就是今天我将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的“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板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播放录像,放完后教师解说:从全球洋流录象解说中,我们知道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叫洋流。

板书:一、洋流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61页思考:洋流按性质是如何分类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板书:

1定义

2性质分类:

                    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

                    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

备注洋流的方向指洋流流去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过渡:根据刚才看的录像,我们知道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海水的这种大规模运动呢?洋流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提示结合气压带风带、地形、地转偏向力、海水为流体等方面分析)下面每10人为一组开始讨论,时间为3分钟,然后在您手中的图1理想海洋中绘出海水是如何运动的?

备注:在讨论过程中,到下面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找较好的小组代表拿图用实物投影仪讲解

教师在放风海流动画的同时讲解:正如同学所分析的①~⑥这六个洋流是在盛行风吹拂作用下,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称为风海流

所以说,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板书:3、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

下面我们来对照一下我画的世界洋流模式图与咱同学画的世界洋流模式,在观察的同时注意与同学所画的比较有哪些不同:

放世界洋流模式+气旋

学生回答:缺了一条从赤道由西向东的洋流。

教师总结:同学回答的很好,那么,谁能说出这其中的原因呢?这里提示一下:结合世界海陆分布分析。

学生回答因为在赤道附近,向西流的海水到达大陆西岸时,受陆地阻挡,一股返回,所以有一条从西向东流的海水

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后总结

⑴、①②分别位于赤道南北,洋流的性质又是暖流,所以人们把赤道以北的洋流①称为北赤道暖流,把赤道以南的洋流②称为南赤道暖流

⑵、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

⑶洋流⑧⑩不仅是因②④洋流将水流走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转偏向力的原因

⑷在看图时,我们还注意到全球洋流形成了几个中心。

 

板书:4全球洋流形成了几个中心

5)在实际中,南半球的中高纬度环流(极地环流)不存在,仅表现为一条南极环流

好,根据洋流模式,请您分析太平洋上的洋流分布图,并在图2中绘出

放动态洋流分布〈〈太平洋海域〉〉

下面根据我们的讲解纠正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在图2和图3中绘出南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洋流图,时间2分钟

〖备注:2分钟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洋流方向是否正确

放动态洋流分布〈〈南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域〉〉

过渡:在讲世界洋流分布时,我们撇开了北印度洋海区,为什么呢?因为北印度洋海区面积小,受季风影响而形成季风洋流,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放动态洋流分布〈〈北印度洋海域〉〉

(学生看图说明,冬夏季风向及海水流向

板书:

请同学们观察世界洋流的整体分布,并对照课本P62页掌握各大洋洋流分布及名称。(2分钟)

我们学习地理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洋流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

板书: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洋流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呢?并举例说明?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总结出如下问题:

板书: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对气候的影响:

例:①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②南北半球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

③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0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

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等

洋流影响气候影响动画

3影响海洋生物

洋流影响渔场影响动画

让学生在图上找到四大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的位置,并说明各与哪些洋流有关?

分析寒暖流相交汇和上升流与世界四大渔场的关系,并交代名称。

4影响航海: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例:哥伦布横渡大西洋,1492年逆大西洋暖流而行花费37天,1493年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仅花了20天。

5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污染范围扩大)

 

一、洋流

1定义

2性质分类:

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

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

3全球洋流形成了几个中心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对气候的影响

3.影响海洋生物

4.影响航海

5.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教学反馈:

1、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洋流的运动方向呈( A

A、顺时针 B、反气旋型(南半球) C、逆时针 D、气旋型(北半球)

2、北纬60°的亚欧大陆西岸气温高的原因是 C

A、日本暖流的影响 B、极地东风的作用

C、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3、读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假定①②等温线的弯曲是由洋流影响所致,则( C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寒流

D、①②都是暖流

 

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有学生参与活动的环节。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