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简报 > 正文

【工作坊简报】小学语文工作12坊第2期

2016-11-27  发布者:朱芸  浏览数( -)


 邓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后50学时)培训


【卷 首 语】




【学 情 通 报】


小语12坊各项任务提交统计



【成 果 荟 萃】


研修日志 白月琴 小学语文12

2016-10-26  发布者:白月琴  浏览数( 5) 【推荐】

培训平台上那么多的学员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令我感慨万千,羡慕不已,顿觉“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洋溢着不断攀登的动力,时刻充溢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539/article/37001/7461293.htm?ms=1480212810393

研修心得

2016-10-25  发布者:武小花  浏览数( 4) 【推荐】

国培已经一段时间了,专家讲的很好,深入浅出,无论原来基础如何,都能听得懂,对教学工作非常有用。坊主辛苦!学员同志们辛苦!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539/article/37001/7443399.htm?ms=1480212833530

同行的交流,让理论实践再次升华

2016-10-20  发布者:杨静  浏览数( 5) 【推荐】

这次培训中我的收获还来自同班的学员们,说句实话,我以为自己还是一位较学习,思想比较超前的老师。但是看了同伴学友的日志、他们的见解确实准确、实用、精炼。她们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记录记录再记录,实践实践再实践,反思反思再反思,这些言论,无一不是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无一不是孩子的快乐学校为目的,它深深地感动着我,每次的讨论都能让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都让我不断地提醒我自己,作为一名老师,我做的远远不够,真的该认真学习了,不然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自己就是一名在一线的教师,应该有更多的经验和实践,要善于积累反思。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539/article/37001/7227489.htm?ms=1480212875999

【作业要求一】小学语文12

2016-10-20提交者:学员刘鹏浏览(4)【推荐】

水滴石穿》教学案例

小语12坊  刘鹏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它图文并茂,视听兼备,有利于创设情境,陶冶情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此次国培我就认真地学习,并在实践中小试。

《水滴石穿》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学生们在学习这一课时,对水能滴穿石头是怀疑的,于是我就在网上下载了与此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学生们观看之后,都在欢呼,因为他们直观形象的看到了水经过日积月累真的能把石头滴穿,同时也就很容易明白这则寓言的道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事情一定能成功!

附教案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539/usertask/35002/7502117.htm?ms=1480212912349

 

【作业要求一】小学语文12

2016-10-20发布者:专家朱芸浏览(3)【推荐】

【研修作业】——魏海青——小学语文12

    《四季的脚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四季的脚步》是人教版第三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这是一首介绍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的诗歌。它以拟人的写法,抓住四季的特点,生动地描绘了迷人的四季景色。全诗语言亲切,句式相似,情感浓烈,读起来琅琅上口,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及特征。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朗读诗歌是教学的重点;了解四季的特征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前节课,老师让大家在一年四季 中选一个你认为最美丽的季节,把他的特征画下来,大家完成了吗?现在就请你们 说说各画的是什么季节?(同学们自由说自己的画)

2、老师这里有一首把四季美景连起来写的诗歌,写得很美。老师背给大家听。(教师背《四季的脚步》课文)怎么样?想不想学习这首诗?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首诗歌(教师板书):四季的脚步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认真检查作业,训练学生口语,设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老师给同学们播放多媒体课件。

二、精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两遍回答:课文有几个小节?写季节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板书(春        冬)并讲四季的变化。

2、再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你喜欢这四个季节中的哪个?反复朗读写这个季节的诗句,并找出这个季节中描写的景物。

2  你喜欢的这段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利用开放性教学在喜欢之处找,并提问,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不同季节的景物。

2   比较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哪句好。

A、春天悄悄地来了。

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 ,她笑着走来——

B、落叶铺成小道。

落叶铺成一条条金色的小道。

C、雪花在飞舞。

雪花在欢快地飞舞。

(教师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从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审美。】

4、美读

1)你认为这个季节很美,怎么才能读出这个季节的美和你对这个季节的喜爱,试着美美地读一读。(抽生美读,大家试着读)

2)听课文录音,感受四季的美,听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学生谈感受)

3)美读全文。

【设计意图:读文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三、拓展活动

1、课文学完了,现在大家拿出你的画,试着为自己的画配上文字,表达你对这个季节的喜爱之情。(画春天的为一组,画夏天的为一组,画秋天的为一组,画冬天的为一组)互相说一说,其余的同学可以补充他的不完整或遗漏的特征。

2、请说得好的同学登台讲说。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我们周围的大自然确实很美丽,只要大家认真观察,勤于记录,善于动手,积极创作。你们都会成为未来的画家、诗人或作家的。【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去发现,去创造。】

 

板书设计:

 

四季的脚步

 

(溪水 绿草 鲜花)

                     夏(金蝉)                                                                                                                                (雪花)冬  

 

(落叶)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539/usertask/35002/7502025.htm?ms=1480212997746

作业要求二】小学语文12

朱芸 已推荐!

提交者:贾桂娟     所属单位:十东小学     提交时间:2016-10-27    浏览数:6    

使用多媒体教学中的得与失

贾桂娟

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进入课堂己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引入这一教学手段后,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果正确、恰当的运用电教手段,有助于学生感受能力和读写能力的提高,教师如果偏离文字教材的要求,甚至丢掉课本,盲目电教手段的运用,因而影响教学的效果。我们在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时,必须努力解决好得与失的矛盾。

第一、 多媒体教学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的服务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电教手段决不是走过场搞形式,而是为实现教学手段的最优化,以提高教学手段和效率,使学生学到的东西多些、快些、好些。因此,上课时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必须从两个实际:即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的实际,和课文的内容、语言、体裁及艺术手法的实际出发。就是要注重教学实效,因课因人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对于离学生生活实际远的,或学生缺乏直接经验而又深奥的内容;对于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清的重点、难点,或虽能讲清而占用时间多、教学效率低,多媒体教学有能发挥自己特长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内容,则应当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第二、 多媒体不是教材越多

最初,我曾错误地认为,上课时使用多媒体教材越多,越能体现出电教课的特点。所以,本来用投影能解决的问题,还要放录音;本来用一幅投影片能说清楚的,非得用两幅或多幅。结果,课堂上,教师常常忙于放片、解说、提问、累得汗水满面;学生只顾看投影、听故事,甚至丢了教材,忘了知识的学习。

第三、 开展多媒体教学要掌握规律

一切事情都要按规律办事,开展多媒体教学也是如此。因而,教师有必要学习一些多媒体教学理论,如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作用、原则、方法等,以把握多媒体教学的规律,为科学地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奠定基础。此外,许多媒体教材都是教师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又应用于个人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制作多媒体教材时,一定要精心设计、细致加工,确保电教教材的准确性、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运用多媒体教材上课时,要讲究方法,精心施教。

我们的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在发展,各种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在教学中要注意变换媒体、变换信息的传递方式,促使学生认知激情的产生,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我们正处于摸索阶段,存在问题在所难免。因此我们要防止电教媒体无意义的大拼凑,降低教学效果,而要根据教材、学生、媒体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媒体,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539/usertask/35002/7503017.htm?ms=1480213042086

【作业要求二】小学语文12

朱芸 已推荐!

提交者:贾秀阁     所属单位:十林凤杨小学     提交时间:2016-10-24    浏览数:7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

十林镇凤杨小学     贾秀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容量大、视听效果好、交互能力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广大教师所青睐。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更是显出了它的优越性:

一、激发了学生主动探讨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把过去、传统、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景。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课文《田忌赛马》一课时,通过形象的课件, 学生看到了齐威王与田忌赛马的场景图, 听到了伴随着古典的琵琶音乐,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了”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这句话的含义,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语文是最具有人文性的课程,最能体现人文关怀,在一个倡导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时代,我们应该提供促进个性发展和学习的环境。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可谓为学生提供了这一契机,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一直处于活动的主体地位,处在协作、会话、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提供信息,自由交流思想表达情感。

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它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有限的,而利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生动的、积极的。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课件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文字、图像中去,深入其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继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用信息技术图解文本形象,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了依赖思想,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创新空间。

语文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体验作者的感情,丰富作品的想像。利用信息技术将文本转化为图像,学语言变成看图像,势必影响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地位本末倒置。

语文课程被信息技术完全占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种工具的利用程度及方式取决于课程本身,取决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很多课堂是为了运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有时候会喧宾夺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堂上教师就是不断地点击鼠标,变换画面。整堂课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被漂亮的图片所吸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精彩、动感、有趣的画面,而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朗读感悟早已置之一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地位颠倒了。

在整合过程中,我们不应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应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究,努力研究,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抓住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使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得到尽可能的展现,促使其健康发展,让语文课堂因为有了语文味而使两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539/usertask/35002/7502967.htm?ms=1480213063108

心灵的洗涤-------我的国培心得

2016-11-08  发布者:刘盈  浏览数( 5) 【推荐】


  

今年的网络研修培训,把我引入了全新的学习氛围。昔日的我,一度认为教育工作,只要能“跟紧管严”,班级里能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即为优秀教师。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对稍有过错的学生,进行严加管教;对表现优秀的的学生,给予大力表扬;优生成绩稍微下降,则毫不客气的批评,差生稍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周而复始,随着网络研修的不断深入,我渐渐地认识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缺乏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反思,他的教学工作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就难再继续提高了。因此,通过网络研修,促使我更加努力,不断搜集教育信息,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从而更快更好的达到真正提高自己之目的。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539/article/37006/7952605.htm?ms=1480213107068

参加小学语文培训的收获

2016-10-28  发布者:房美玲  浏览数( 5) 【推荐】

这次国培学习,使我了解了网络学习的覆盖面与资源的共享性。在此次国培学习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从思想上认识到此次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知识。   

    一、首先,在思想上,我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去重新审视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网络研修好处很多。有利于我自主安排学习,减少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也有助于我和许多老师的交流。

其次,提高了我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编辑作业,能发贴跟贴,谈自己的观点,有问题求助于同行。这是一个双向的舞台,只有沉下心来,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在国培学习中,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知道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平等对话、双向交往、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以尊重、理解、相信学生为前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通过学习,学会了交流。共同研讨,开拓了我的视野。通过这次培训提高,真是感受颇深,更显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http://html.study.teacheredu.cn/el/proj_1539/article/37006/7571667.htm?ms=1480213144684

【 研 修 动 态】



【 卷 尾 语】




 

简报

最新简报

热评简报

热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