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理教学故事

陆恒 已在 2015-07-14 15:18 推荐!

发布者:连晋平     所属单位: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发布时间:2015-07-12    浏览数:1

教初中地理,刚开始简直是一头雾水,地理的专业性很强,稍不注意就要出错闹笑话,远不如历史、政治好教,但我们农村学校缺老师啊!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上阵。经过2年多的边学边教,好歹理出了点头绪。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它是人的个性能动性的具体表现,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感兴趣,那么,他总是优先对关于这个事物的有关情况发生注意。同理,一个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常常废寐忘食,孜孜不倦地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科学家的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兴趣品质。

在教学中,应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体意识。例如:学习中国区域地理,区域差异性很大。他们的差异怎样区分,一些古诗就有描述。我专门作了一个有关古诗词的专题。比如北方地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南方地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西北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等等 。在学习中,我经常吟诵一些古诗,让学生思考讨论,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兴趣很大,自然愿学乐学。。。。。

附件

  • 我的地理教学故事.doc     下载
评论
发布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