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

李新春 已在 2015-07-15 13:58 推荐!

发布者:张秋苑     所属单位:梅州市梅县区石坑中学     发布时间:2015-07-14    浏览数:3

 

现代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丰富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能发挥更大的效率。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有效整合信息化技术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上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1.运用多媒体创设氛围,激情导入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打开学生的认知思路,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如我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以图片导入,犹如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苏州园林,领略它的美景,很好地理解一句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州之美;很好地理解“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足见苏州园林之美。播放苏州园林风光片,可以因势利导,让他们以“苏州园林真美,美在——”这一形式来谈感受,学生情绪激动,踊跃发言,为下面的授课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2.合理运用多媒体增加课堂的容量

   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补充大量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突破时空的局限,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例如可以下载和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作家介绍,作品精彩部分、影片片段、flash或歌曲、视频等。如讲《忆读书》后,下载冰心的《春水》,《繁星》供同学们阅读,交流。

又如在学完《苏州园林》一文后,链接介绍“中国四大名园”“苏州四大名园”的文章和反映苏州园林精妙造园艺术的纪录片《苏州六记》,以增加课堂的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运用多媒体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能使学生展开联想,领悟内容,激活思维,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岳阳楼记》一课时,用录像播放一个片断:烟波浩渺的岳阳湖及周边的景物。我问:此时如果你登高远眺岳阳湖,你会看到什么,你又会想些什么呢?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激活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4.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运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多媒体手段,可以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章为什么美,美在何处。特别是散文,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但仅通过老师的口头讲解是达不到让学生感受美的预期效果的。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例如上《春》这篇课文时,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五幅图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人图。音乐优美动听,画面清晰逼真,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5.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我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课前学生查阅了很多有关地球的资料。包括地球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资源,以及地球环境遭到破坏的资料和图片。课后学生们又利用电脑制作了保护地球的宣传手抄报。

总之,我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有时庆幸我是一个有爱心的、善解人意的好老师,有时真觉得我的学生是幸运的,可能我不能给他们更广博的知识,但我会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找到起码的自尊。

在我从教的第一年时,有个帅气的小伙子。虽很调皮,上课很少认真听讲,却很懂事,很讨人喜欢。最神的是他看起来吊儿郎当,每次该背的课文绝对及时会背,该完成的作业也能及时完成。于是对他更多了一份关爱和疼惜。      

记得有一次他没能及时会背课文,我按照约定罚他抄写,他很无奈但不无真诚的说了一句:“也就是你呀,换个人我才不抄呢。”当时我也开玩笑说“别给我抄,不用你抄”,虽这么说,心里也美美的,至此之后,他没被罚过。心中称他为“男子汉”      

一次课上他又走私了,而且眼神示意已经无济于事,无奈我又用我们特有的方式“帮助”了他一次。毕业那天,他眼中含泪,说了句“老师我走了,如果真不回来了我在这提前谢谢你!”一句话我的眼泪也下来了,几多不舍和惋惜!

评论
发布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