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二题作业,请任选择一题完成:
1、合作、探究、体验等活动,更适宜初中历史的教学吗?
2、怎样理解“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这一现象?
(温馨提示:杜绝抄袭,字数不少于300字。)
怎样理解“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
据调查,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在历史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更好的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作为教师,掌握一定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技巧,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地实现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目标。
一 、精心设计情境导入语
古希腊人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就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只有让学生更喜欢走进历史课堂,才能使历史学习真正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才能真正的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巧妙设计导入语,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的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走进历史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历史学科的导入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故事的形式,歌曲的形式,联系旧知识的形式,课文引言导入的形式等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认真设计导入语。
二、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究这门学科的欲望,而兴趣的激起,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老师所设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首先要善于选取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素材。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体会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在问题情境下,教师不仅要求专求精、求广求博、求新求异,更要求实求用。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牢牢抓住一个“新”字,穿插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在鸦片战争前后死气沉沉的中国思想界,新思想是怎样萌发的?新思想究竟“新”在何处?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在新思想倡导者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今天去学习和借鉴?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学生的兴趣。”像这样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既能铺砌石阶,化难为易,使学生既因境生疑,又可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台阶,入境释疑,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最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历史教学,不必拘泥于某种模式,关头在于教师要把握好它、运用好它,充分调动起学生进修的积极性、自动性,这样才能把历史课讲透、讲活,使之魅力无限。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