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初中历史3班作业截止时间:2015-07-14
  2. 作业要求:

           以下二题作业,请任选择一题完成:

           1、合作、探究、体验等活动,更适宜初中历史的教学吗?

           2、怎样理解“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这一现象?

          (温馨提示:杜绝抄袭,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发布者:古惠婷

初中历史3班作业

提交者:林珊     所属单位:东山中学梅县新城分校     提交时间:2015-07-04    浏览数:7     

 怎样理解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这一现象?

一、令人沮丧的现状:中学生大多不喜欢上历史课

很多中学历史老师都发现一个令人沮丧的现象:尽管学生喜欢看历史书,喜欢看历史剧,但是却不喜欢上历史课!

部分学生认为:“历史的条条框框让人感觉实在无聊!”“背诵、听写、默写、应试,这些就是中学历史课的全部。”老师让学生背知识点应考的情况很普遍,而学生不喜欢这样的历史课,是因为单纯的时间、事件拼凑式的组合给不乐意死记硬背的学生带来很大挫败感。

中学生读历史课本,十有八九为应试。相反在课堂外,不少中学生对历史还是感兴趣的,比如喜爱看一些历史类书籍和历史剧。

二、原因探析:教材缺乏故事性,教学过程变成了知识点背诵

历史本来是一门挺有意思的学科,但当历史教育变成应试教学,问题就来了。因为教学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的,大纲上对应的就是一个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会了,考试也就能应付了。所以历史教学,变成了狭隘的背诵知识点。

教材编写缺乏故事性,也是引不起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历史教材缺少互动,缺乏故事性。前副总理李岚清曾说,“历史应该是讲故事的学科”,而现在的历史教材还是一副老面貌,与“讲故事”背道而驰。

另外,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影响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虽然有应试的客观现实存在,但是一个好的老师依然可以把中考、高考指挥棒和学生历史素养培养两者结合起来。学生最不喜欢听老师照本宣科,历史课也一样,要想中学历史课不再枯燥,老师的讲课能力要提高,要能讲得好听、耐听。

三、问题解决:不能仅让学生死记硬背,还需多一些探究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课堂是主阵地。教师要在教学上改革,让学生死记硬背之外,多一些探究和思考。

当然,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课堂外学生接触“历史”的机会还有很多,比如书本、电视等,但是现在尊重历史事实、又适合学生看的书籍、电视并不多,如何让史学大众化,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