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初中地理1班研修作业截止时间:2015-07-14
  2. 作业要求:
     

    题目

    结合所学到的方法,选择一个初中地理课例,确定其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说明制定该课例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以及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采用的方法。

    要求和提示:

    1作业请勿抄袭,字数不少于200字。

    2.内容要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3.研修作业截止提交时间:714日。

  3. 发布者:陆恒

初中地理1班研修作业

提交者:曾志超     所属单位:丰顺县颍川中学     提交时间:2015-07-05    浏览数:33     

课例: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2、我国10℃等温线的分布。   

3、理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特点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5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2温度带的划分。 

3、干湿分布原因。 

重难点依据:

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方法: 

1、布置学生收看天气预报,查找我国各地气候的成因、中国的气象名城“雾都重庆、三大火炉、日光拉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预习作业。

2、引导学生阅读比较冬夏气温分布图所反映的气温分布状况,从而明确冬、夏二温分布各有特点。再提供有关资料引导学生探求其形成原因。最后指导学生借助图表了解各温度带的分布,积温、作物熟制等。     

3学生对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成因进行回忆,引导学生对气候资料阅读分析对比,一步一步地分析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启发学生思考其利弊。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