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第一次作业截止时间:2015-07-14
  2. 作业要求:
    一、作业内容:
    1、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谈谈你是怎样驾驭好初中语文课堂的?分享一下你的做法或经验。
    2、谈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请结合您的教学实际,谈谈怎样理解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4、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兴趣和能力?
    二、作业要求:
    1、四题任选一题完成;
    2、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3、内容要结合教学实际,不得抄袭或网上复制他人的文章,避免出现雷同现象,否则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用word软件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
    5、作业截止提交时间:7月14日。
  3. 发布者:陈丹

第一次作业

提交者:陈助豪     所属单位:五华县华民中学     提交时间:2015-07-14    浏览数:5     

 

                                                                      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处理和德育的关系

 

近年来,学校教育“目标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禄主义”(叶圣陶语),过度追求高考成绩,升学成了初中教育唯一目的,结果我们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德育的培养,也因此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令人寒心的事情,历年来多名学生故意伤人、自残等事件就是最有力的明证。这些事件的发生无疑给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教授学生学业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由此,教育界也发起了一场新课程改革。而作为学校教育中“龙头”学科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德育工作任务,更应该在这场变革中走在最前沿。

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我初步体会到了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存在着很好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德育教育。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富仁先生曾经强调过语文教育改革“应当回归到人与语文的关系中思考,回归到语文教学对人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中思考。”而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钱理群先生也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确实,中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它们是美文,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又蕴涵许多做人的道理,而这正是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所不可或缺的。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感受到光明的重要,同时也懂得应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珍惜身边的友谊。当然,班级管理跟上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好了,不仅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上课秩序。尤其对于语文而言,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加强,懂得宽容,懂得理解,就会更有利于他们理解课本中的文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有米还不一定就能做一个巧妇。在挖掘到教育的契机之后,怎样让它更易为学生所接受,让它随文本潜入学生心田,以更好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这需要我们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

一、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德育工作

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据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在讲评中渗透生命教育

每个人健康地来到世上很不容易的,诸多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件让我们不寒而栗,我认为高中阶段应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的重要,生命来之不易,需要珍爱;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尊重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他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界万物的生命,即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要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宽容、张扬人的个性;正确对待人的生与死,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尤其是要正确对待死亡等等。

作为语文教师,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用心体会课文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首先学习到如何做一个懂得生命、珍爱生命,进而去关爱生命的大写的“人”。

2、在认知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靠我们口头上劝戒就能行成的,事实上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来实现,作为课任教师就是要在自己所教的科目上帮助学生。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将语文课本中那些饱含着人生是非的判断、社会善恶的评价的优秀篇章,比如鲁迅先生的《鲁迅自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等,进行生硬的解读,忽略了它们的德育功能。现在,在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素质方针的指引下,人们开始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表现在课本上的变化就是,课程编写者将课文进行了重新编排,侧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道德的提升。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