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初中语文16班第一次作业截止时间:2015-07-14
  2. 作业要求: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
    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初中语文16班第一次作业

          请认真阅读《谈骨气》一文,结合《课程学习之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相关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谈骨气》是一篇好的议论文吗?请说出理由。

          2、如果教学此文,请您谈谈您的教学构思。

          作业要求:1、独立完成作业,不人云亦云,更不能抄袭。2、字数500字以上。3、作业提交截止日期为7月14日。

     

  3. 发布者:徐武刚

初中语文16班第一次作业

提交者:冯连花     所属单位:丰顺县颍川中学     提交时间:2015-07-09    浏览数:44     

我认为《谈骨气》算不上是一篇好的议论文。理由是我觉得全文的论证不够严密,作者用古人不吃嗟来之食的事例来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不严密的,如果这种行为就叫做有骨气,那韩信的忍受“胯下之辱”算什么?难道可以说韩信是个没有骨气的中国人吗?我相信读者心中自有正确答案。另外,古人不吃嗟来之食和闻一多宁愿死在国民党的枪口也不愿避难的事例容易给辩证思维尚显幼稚的中学生造成误导,认为要做一名有骨气的中国人就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是生命。其实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也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但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闻一多确实是个有骨气的人,但如果他听从朋友的劝告,不在风口浪尖的时候与敌人正面对抗而是先去避难,说不定他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另外对他自己的家庭来说,他也可以给妻子更多的关爱给孩子更多的父爱,而不会造成“亲者痛,仇者快”的悲惨场面。如果闻一多先去避难,保存实力,回来后再与敌人智慧地对抗,谁能说他不是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呢?我想读者心中一样会有正确的答案。

如果让我教学此文,我会先按照教学议论文的一般思路去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论证是否严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一定会说文章的论证很严密,然后我会向学生介绍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让他们去分析比较不吃嗟来之食的古人和韩信谁才是真正有骨气的人。然后我还会来个思考题——假如闻一多听从朋友劝告先去避难,结果会怎样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此来引导学生怎样做个真正有骨气的人。最后我会引导学生树立关于“勇气”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就是:我们要做个真正有骨气的中国人。一个真正有骨气的中国人是个可以为理想“不逞匹夫之勇”甚至忍受“胯下之辱”的人;一个真正有骨气的中国人是个为正义事业不怕牺牲但懂得减少不必要的牺牲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竞争的激烈,新时期的中国人不能死守教条、固步自封,应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给中国人的骨气赋予新的内涵。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