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散文教学要重视语言品味,请举出你教学中的一个实例。截止时间:2015-07-14
  2. 作业要求:
    请你将所学知识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请交原创作品。
  3. 发布者:包秀慧

散文教学要重视语言品味,请举出你教学中的一个实例。

提交者:张静香     所属单位:丰顺县三友联合学校     提交时间:2015-07-14    浏览数:0     

谈散文教学中的语言品味

朱自清的散文《春》特别美,尤其是那生动活泼、节奏明快、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文章充满了诗意。公开课上,我期待着教师着力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可这位教师精心导入后,却随即指点学生勾画文章结构和开展写作手法讨论了。语言赏品环节就这样草草收了场!

鲁迅的小说《故乡》深刻展示了故乡人物命运的变化。一位教师特意请学生将三十年前的闰土外貌与眼前进行对比。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出了“红活圆实”、“又粗又笨而且开裂”等词句。我满以为教者会让学生充分辨识、品味这前后迥异的“手”:一个年少丰润,生气勃勃惹人喜爱;一个年老枯干,粗笨难看可怜兮兮!可是,授课者却径直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揣摩对比手法!

这两位语文教师都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注重整体感知,从理解文题到赏评拓展,步步推进,环环相扣,课堂气氛煞是热闹。可是,听完课后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缺少了什么呢?是语文的味!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可见,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应多在语言上进行咀嚼。如果恰恰相反,在文章结构、写作技巧、情感主旨上耗时过多,就好比咬下一截甘蔗,尚未咀嚼就吐掉。哪能吮吸到其甜甜的汁液?

因此,我呼吁语文教师应多留点时间给语言,在语言品味上“多一点再多一点”。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