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初中信息技术(1)班作业截止时间:2015-07-14
  2. 作业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请您在七、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任选一个课时,撰写一篇教学设计并提交。教学设计模板下载

        作业要求:
        1、抄袭或网上复制他人的文章,评定为不及格。
        2、请注意提交上来的作业的版面。注意格式、字体、字号、行距等。
        3、作业截止提交时间为7月14日

        温馨提示:
        1、请在截止提交时间之前提交,过期无法提交。
        2、作业不合格可在截止日期前重新提交。
        3、为方便大家阅读,可转.swf格式后上传附件(百度Word转swf可搜索到相关软件)

  3. 发布者:陈景友

初中信息技术(1)班作业

提交者:冯赋     所属单位:丰顺县东留中学     提交时间:2015-07-14    浏览数:2     

 

初中信息技术(1)班作业

基本信息

课题

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第一章第二节《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作者及工作单位

作者:冯赋

工作单位:梅州市丰顺县东留中学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文件夹的相关操作:建立、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难点是要求学生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的几种方式。本节课这实践性强,需要同学们上机操作,掌握相应技能。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锻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也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善于模仿;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部分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好,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件或文件夹的新建、选定、复制、移动操作。

2、能力目标:以具体的任务为驱动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提高自学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模仿、探究,用大量的操作实践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性、协作性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就,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文件夹的建立、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

  难点: 实现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的几种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回顾上节所学

通过提问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即:Windows系统中资源管理器的作用

回忆旧知识,举手回答

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为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和做好准备。

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及问题“如何实现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管理和维护?”引入本节内容

确定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兴趣分组、分层自学

确立分组,以四人为一组,问题引导。

1、文件夹的新建

请学生根据教材,自学文件夹的新建这部分内容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新建文件夹

2)、如何在我的文档中建立以自己姓名的文件夹

3)、创建新的文件夹的作用是什么

巡视观察,要求小组长检查自己的组员的完成情况,并适时指导。

自学教材,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练习。

归纳总结

操作流程:双击我的文档->单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自己的姓名->回车键

文件夹的作用:用来存放放同一类型的文件

演示过程中提出操作注意事项:要弄清楚建立文件夹的位置

 

学生认真听讲并比对自己操作,发现差别,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掌握操作流程 ,熟悉操作步奏

新授演示讲解

2、文件及文件夹的选定

同学们,新的文件夹已经创建好了,我们要浏览和使用文件和文件夹必须要选定它们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那么如何选定呢?对单个文件或文件夹的可用鼠标单击左键完成选。那我想问对于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是怎么选定的呢?

教师先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并巡视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以指导

认真自学教程,在计算机上尝试操作完成一组连续文件及不连续文件的选定

学生摸索,尝试完成任务

归纳总结

演示打开教师实机服务器中的相应文件夹,并总结选定方法:

1)选单个对象只需单击文件或文件夹图标。

2)选择连续文件或文件夹,先单击第一个文件或文件夹,按住SHIFT键不放,再单击最后一个。

3)选择不连续对象,先单击第一个文件或文件夹,按住CTRL键,再依次选择其他文件。

操作时注意:要取消文件的选定,只要单击窗口中任一空白处。在选中不连续文件取消,则可在选定的文件再单击一下,此时依旧按住CTRL键。

 

认真倾听,仔细观后教师的演示,熟悉操作步骤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步步推进 

3、文件及文件夹的复制、移动。

提问:我们选中文件后如何复制或移动到自己的文件夹中,请同学们自学教材并思考问题:

1)复制、移动的含义及菜单命令是什么?

2)如何用鼠标完成复制、移动的操作?

3)实例为教师机或服务器文件夹中的文件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中去,再将CWindows文件夹中Student这个文件夹移动到我的文档中自己的文件夹中去。

巡视观察,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动手,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之处,并给予鼓励,请学生进行讲解和演示

认真思考问题,阅读教材,上机练习。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生共同讨论

菜单法:

1)同学演示自学时所做的第(3)题

2)集体讨论:理解复制、移动的区别。

3)教师打开机内文件夹,做复制移动演示并总结操作步骤:

①选定(指将要复制的对象)

②单击工具栏的“复制”按钮(这时屏幕上无变化)

③定位(打开自己的文件夹)

④单击工具栏“粘贴”按钮。

完成做移动操作,则(2)步中“复制”换为“剪切”

鼠标拖动法:

  (说明:操作演示不同位置的文件,强化文件所在的位置的印象)

  在同一磁盘中,直接拖动完成移动操作,按CTRL键并拖动鼠标,完成复制操作。

  在不同磁盘中,复制是直接拖动,移动则按住SHIFT键并拖动鼠标。

 

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性。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突破本节难点,并利用多种方法完成操作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命名、选定及复制、移动等操作。每一个文件夹的创建我们都有对其命名,要避免重名;选取若干个文件进行复制、移动比单选一个文件要快捷许多;在复制、移动时,需遵循“先选择,后操作”的原则。

 

课后作业

1、思考对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移动还有哪些方法?

2、预习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改名、磁盘的格式化操作。

巩固所学

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二节  文件与文件夹

一、文件夹的新建(重点)

二、文件的选定

1、单个文件夹的选定

2、连续几个文件或文件夹的选定

3、不连续的文件的选定

三、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移动(重点、难点)

1、菜单法

2、鼠标法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能否掌握文件夹的新建

 

 

能否掌握文件夹的复制、移动的菜单法

 

 

能否掌握文件夹的复制、移动的鼠标法

 

 

能否说成复制与剪切的区别

 

 

能否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操作

 

 

能否独立完成实践中的操作

 

 

教学反思

因为本节课内容层次分明,操作性强,所以进布置任务也应该分层次进行。课堂以“任务驱动”,小组形式讨论,学生总结,教师辅导的方式展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练习活动,强化对重点难点的学习。学生们先在小组内模拟演练,让每一个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加强,然后推选出最有实力的人讲解和演示,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由于任务比较多,操作性强,时间紧,部分学生对相关操作的掌握不够理想。缺少传统授课,没有更好地优化组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