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初中教师职务培训作业截止时间:2015-07-14
  2. 作业要求:
    请任选一题完成,字数不少于600字。
    1、请学习课程《初中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教学》后,就化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功能问题,谈谈你的看法或见解。
    2、谈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的?请老师们尽可能举一些教学中的例子。
    3、在日常教学中能或使用视频资料代替实验教学。
  3. 发布者:何锐强

初中教师职务培训作业

推荐!

提交者:陈香君     所属单位:平远县田家炳中学     提交时间:2015-07-13    浏览数:0     

 

知识来源生活  质疑生活现象

在进行系统的化学知识学习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接触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例如学生早餐常吃的松软可口的馒头就是面团经过发酵制成的,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为了中和掉乳酸,需要加入一些纯碱与其反应。有些外地来的学生,刚开始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其实也和化学有关,这是因为各地水的硬度高低差异较大,高硬度水中的CaMg等金属物质和SO结合,会扰乱人体的胃肠功能,如果适应不了,就会出现暂时性的腹胀、腹泻等。同时,化学存在于学生的各种活动中,例如有些学生懂得了可以用醋洗去杯底水垢的生活窍门,有些学生掌握了用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成爽口汽水的绝活”……所有这些,都是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体现。

    日常生活中蕴藏的大量化学现象,无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教师在进行课堂情境设计时,通过选用恰当的常见化学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时,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导入:博物馆的字画历经千年仍旧完整无损的原因是什么?家里房子粉刷时,墙壁会越来越白,而且还会出汗,这与熟石灰的什么化学性质有关?为什么新装修的房子需要买一些活性炭放在里面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入住?冬天人们用木炭取暖时为什么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这些现象都和碳及碳的氧化物密切相关,教师通过挖掘生活中的这些化学教学素材,并将它们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而且启发学生形成了善于发现生活现象的本质的能力。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