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如何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融入”小论文。截止时间:2015-07-14
  2. 作业要求:
    1、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如何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融入”小论文,字数500字以上。(作业请勿抄袭或者从网上下载,如有发现一律以不及格处理)
  3. 发布者:罗冬梅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如何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融入”小论文。

提交者:彭振钢     所属单位:丰顺县潘田中学     提交时间:2015-07-14    浏览数:0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思品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着。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然而,我们教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课堂以教师为主,对学生要求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在学习上依赖性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等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笔者也谈几点做法: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师,而要自己独立学习,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许多教育事实也证实,真正的知识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悟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把每件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比如,法律知识,如果课堂上就单纯地出示法律条文,那么这类问题虽然与实际生活相关,但学生却未必有多大兴趣。假若我们设计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模拟法院全过程,学生一定会非常积极踊跃,乐于去对法律知识的收集和进行分析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自然会联想到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需要学生巩固、提高的知识就自然解决了。

3)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如何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切合实际的观点,甚至就可以完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时学生一定会提出很多不同于教材而又很实用的方法,学生的方法都应该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

最后,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思维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只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在教学的进行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与交流,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缩短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提高。

(2)重视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我们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我们不仅要指导组内交流,而且要引导组间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3)培养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